鄧聿文觀點:共同富裕是對中共的艱巨挑戰

2021-08-31 05:50

? 人氣

然而,中國的難點在於,勞動力的收入水平在過去十幾年的快速增長後,可能正迎來瓶頸期。由於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相對資本,勞動力尤其是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在過去十多年有一個井噴式的增長,但現在這種增長趨於飽和,未來勞動力的工資收入即使有增加,也是一個緩慢過程。再從二次分配看,過去5年,由於要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硬性政治任務,中國政府將過量的財力投入到精准扶貧,已經提前透支了財力,這也影響今後政府二次分配的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AP)
這是歷史的反諷,習近平棒打民營企業,竟見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影子。(AP)

習近平學習薄熙來?

就此來看,當局似乎只有三次分配這條路還可走。而且越在這個時候,政治人物為達某個政治目的,越會故意扭曲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關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分蛋糕上。譬如當年薄熙來在重慶為博得民意,也提倡共同富裕,他的方法就是「打黑「,把矛頭對准民營企業家,剝奪他們的財產,用以改善民生,收買民心(其實「打黑「的錢只是少量用於民生)。習近平現在會不會也像薄熙來那樣,用某種強制或暗示的手法,讓民營企業和富人以慈善或捐贈的名義,將他們的財富或財富的一部分拿出來獻給政府?從一些企業積極響應當局的行動中,似乎看到了這個苗頭。

因為對習而言,如果得罪富人能夠贏得廣大窮人的支持,在政治上就是合算的。盡管中共領導干部實際上是與富人打成一片的,但中共名義上是以工農為階級基礎的黨,它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他們,而非富人,故在政治上,黨不能不做出依靠工農的姿態。何況,在中國特殊的政經結構和一黨體制下,無須政府號令,企業和富人就會嗅到政治信號,從而不敢不配合和響應當局。

不過,拋開習是否強迫資本為共富買單不論,若要成為良心資本和企業家,此時確有必要回饋社會。先不說中國的多數富豪,在資本壯大過程中多少有些不干淨,和美歐的富人比,中國富人群體的整體道德水平也不高,而最有錢的富人人數,據說已經超過了美國。此外,也是最主要的,中國調節財富分配的機制缺失。中國沒有多數市場經濟國家具有的財產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等稅種,單單一個房地產稅,說了多少年,到現在還出不來。這固然和中國市場經濟實行的時間不長以及不完善有關,然而,上述稅種的缺失,也加大了社會財富分配的兩極化。在這個意義上,一些企業和富人為共同富裕捐款,實際可以看作他們在補繳財產稅。

在共富問題上,眼下輿論聚焦於習近平對資本的宣戰,但這一議題應該還只處於倡議階段,連規劃都談不上。若要實實在在推進下去,中國的經濟、社會和分配結構均要發生較大改變,有些方面可能要重置,而目前尚看不到這種變化。不過,有一點似可肯定,這決非習的突發奇想,很可能它是中共又一個貫穿第二個百年的重大工程。但過程一長難免就會出現各種意外,特別是考慮中美的對抗和內外環境。所以,中共的共同富裕必然會面臨巨大挑戰,它能否走得通,不取決於習的意願和資本是否配合,而是地緣環境和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

*作者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