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東奧的另類省思─戴資穎的悶,你看到了嗎?

2021-08-15 07:00

? 人氣

「競賽焦慮」變成「運動倦怠」

這就是我所說的體制壓力。而且這種壓力還很可能轉移到比賽現場,形成學界所稱的「競賽焦慮」,而其結果通常是患得患失,不利於運動員的臨場表現。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壓力經常會讓運動員產生心理倦怠,喪失對運動的熱情,不願意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繼續接受艱苦的訓練(學界稱之為「運動倦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前《新新聞》重刊了對「風速女王」王惠珍的專訪。王惠珍的地位和目前的「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相似,在國內女子短跑上冠絕當代,曾獲得亞運200公尺金牌,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失利後旋即宣布退休。

以27歲退休而言,王惠珍堪稱是提前退休,雖然在國內很尋常,但許多世界級女性運動員都持續訓練和參賽到30出頭,例如波蘭的短跑女傑史溫絲卡在結婚生子後,以34歲高齡創造了200和400公尺的世界紀錄。

在《新新聞》的專訪中,王惠珍坦言她開始跑步是因為「責任」而不是「興趣」或「自我挑戰」,最後決定退休則是因為「覺得已經盡到責任」,雖然對7年的運動生涯並不後悔,但還是承認「犧牲了很多私生活的時間,不能玩、不能交朋友」。這正是體制壓力下常見的運動員生涯──對運動未必有興趣,但為了達成某些目標而忍受艱苦而孤獨的訓練,其中的目標包括迎合其他人的期待,換取優厚的補貼獎勵等等。

王惠珍在廣島,為台灣摘下第一面亞運金牌。(新新聞資料照)
王惠珍在廣島,為台灣摘下第一面亞運金牌。(新新聞資料照)

在競技體育上和我們採取相同體制的中國大陸,也同樣呈現出不能輸的壓力。舉例而言,曾獲奧運金牌並曾經打破世界紀錄的110公尺跨欄選手劉翔,在倫敦奧運中因為阿基里斯腱撕裂而金牌夢碎,但竟然有中國大陸的網友加以譴責,質問他「為什麼不再拼一下」!我看了只能搖頭,那位網友顯然完全不懂運動傷害──常見的後大腿肌肉拉傷,通常就足以讓運動員失能摔倒,即使站了起來,也只能以單腳跳躍前進,何況是更嚴重的阿基里斯腱撕裂!劉翔畢竟只是凡人,不是電影裡頭的不死英雄!    

「失誤」是很糟糕的習慣用語

實際上,運動員的成績取決於對手的實力,平時的訓練,賽前的狀況調整,上場時的身心狀態,以及現場的機遇等等。

以戴資穎的金牌之戰而言,雙方都表現出頂尖高手的實力,誰輸誰贏都不意外,於是現場機遇就決定了勝負,只不過因為機遇因素而失分之際,通常都稱之為「失誤」。這是很糟糕的習慣用語,字義上顯示運動員「發生錯誤」,但其中許多其實都是運氣不佳所致。

戴資穎(圖 / AP Newsroom)
許多網友甚至記者、球評指出,小戴應該減少失誤,「先求穩再求勝」。(AP Newsroom)

以戴資穎見負的第一局為例,她至少出現下列的機遇失分:1.對手在網前挑球,觸網後幸運的翻過去,戴資穎無力救回,但這其實是幾乎無解的必死球,必須運氣好到爆才有可能救回。2.對手在網前殺球,戴資穎回擊時掛網,但站在中場的戴資穎其實只來得及伸出球拍擋住,根本不可能精準的控制拍面的角度,結果為何全靠運氣。3.戴資穎多次吊球到後場邊線附近,結果都是出線失分,但這本來就是主要的攻擊手段之一,而成敗經常只是一線之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