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東奧的另類省思─戴資穎的悶,你看到了嗎?

2021-08-15 07:00

? 人氣

頂級運動員的訓練強度是一般人很難想像的。圖左為本屆奧運男籃賽MVP杜蘭特。(資料照,美聯社)

頂級運動員的訓練強度是一般人很難想像的。圖左為本屆奧運男籃賽MVP杜蘭特。(資料照,美聯社)

早在60餘年前,楊傳廣在羅馬奧運為我們拿下第一面奧運獎牌,歸國後獲得英雄式的歡迎,戴著花圈站在吉普車上,接受大量民眾夾道鼓掌與歡呼,但他應該還是感受到一些東西,從而爆出「金牌禮讓給師兄」的無頭公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至今日,我們在東奧運獲得兩位數的獎牌,可能會像2017年世大運一樣,再度舉行集體英雄遊行。而在此之前,搶下一面銀牌的戴資穎已經因為情況特殊而獲得軍機護送、機場迎接等殊榮。按理,她已經在金牌戰之後調整過來,可以平靜的面對一切,但她卻很快的在IG上說出重話:「站在場上的不是你,覺得我失誤太多,可以不要看我打球。」顯然,她真的是悶到不行。

奧運獎牌的主要功能在於「大內宣」

為什麼會出現這類怪現象呢?我只能想到四個字:體制壓力。楊傳廣和戴資穎兩人和奧運金牌都只有一步之差,都是雙方實力相近但最後我們落敗,而體制上對運動員的要求卻是「不能輸、不准輸,否則就必須付出代價」。

自問一下,你覺得運動員的主要貢獻是什麼?如果你和許多人一樣,說出「為國爭光」或「讓世界看見我們」這類的主張,那麼你就是上述體制壓力的來源,而這種壓力原本是毫無必要的。

雖然奧運奪金可以獲得國際媒體的報導,但正如台灣的狀況,媒體對本國運動員的報導遠多於外國,而且除了少數特例之外,通常只是簡短平淡的指出某國的某位選手奪得某個項目的金牌。這是媒體的本質,將有限的篇幅或時段集中在最受閱聽眾關注的事項上,即使是奧運相關報導也不例外。

因此,政治人物言論和一般民眾想像當中的「爭光」或「看見」其實幾乎不存在。對政治人物而言,奧運獎牌的主要功能其實在於「大內宣」,讓民眾覺得「我們很強」,並且從而衍生「政府施政得當」的印象。不服氣的話,想想牙買加、克羅埃西亞、和古巴這三個國家,他們在里約奧運都獲得5面或6面的金牌,但他們奪金的光芒何曾照耀到我們的眼睛?

2018年7月12日,克羅埃西亞內閣全穿上格子軍團球衣,為國家隊加油。(AP)
克羅埃西亞內閣全穿上格子軍團球衣,為國家隊加油。克羅埃西亞在里約奧運、法國世足賽都有精彩演出,國人卻很少知道這個國家。(資料照,美聯社)

對一般民眾呢?和運動員的親友一樣,那是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只不過並非出自於血緣或友誼的羈絆,而是來自於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從早年棒球小將在威廉波特爭金,台灣民眾徹夜在電視機前守候,就不難瞭解民眾瘋奧運的根源何在──有學者將這類情緒稱為「民族自豪感」。

在主政者始終把奧運參賽成績當作施政重點,而出生之後始終受到洗腦卻不自知的民眾,受到國家民族意識的強烈影響之下,自然而然的就把「為國爭光」這類的期待壓在運動員的身上。但如果只是這樣還無妨,運動員在奧運失利只是未能達成民眾的期望,並不算重大罪過。

糟糕的是,傑出運動員的培育需要大量資源,而政府運用納稅人的血汗錢來培育運動員,並且在獲得優異成績時給予高額的獎勵。這就讓民眾對運動員的角色產生錯覺──你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有義務為國爭光,做不到的話就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全國民眾。

「競賽焦慮」變成「運動倦怠」

這就是我所說的體制壓力。而且這種壓力還很可能轉移到比賽現場,形成學界所稱的「競賽焦慮」,而其結果通常是患得患失,不利於運動員的臨場表現。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壓力經常會讓運動員產生心理倦怠,喪失對運動的熱情,不願意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繼續接受艱苦的訓練(學界稱之為「運動倦怠」)。

日前《新新聞》重刊了對「風速女王」王惠珍的專訪。王惠珍的地位和目前的「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相似,在國內女子短跑上冠絕當代,曾獲得亞運200公尺金牌,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失利後旋即宣布退休。

以27歲退休而言,王惠珍堪稱是提前退休,雖然在國內很尋常,但許多世界級女性運動員都持續訓練和參賽到30出頭,例如波蘭的短跑女傑史溫絲卡在結婚生子後,以34歲高齡創造了200和400公尺的世界紀錄。

在《新新聞》的專訪中,王惠珍坦言她開始跑步是因為「責任」而不是「興趣」或「自我挑戰」,最後決定退休則是因為「覺得已經盡到責任」,雖然對7年的運動生涯並不後悔,但還是承認「犧牲了很多私生活的時間,不能玩、不能交朋友」。這正是體制壓力下常見的運動員生涯──對運動未必有興趣,但為了達成某些目標而忍受艱苦而孤獨的訓練,其中的目標包括迎合其他人的期待,換取優厚的補貼獎勵等等。

王惠珍在廣島,為台灣摘下第一面亞運金牌。(新新聞資料照)
王惠珍在廣島,為台灣摘下第一面亞運金牌。(新新聞資料照)

在競技體育上和我們採取相同體制的中國大陸,也同樣呈現出不能輸的壓力。舉例而言,曾獲奧運金牌並曾經打破世界紀錄的110公尺跨欄選手劉翔,在倫敦奧運中因為阿基里斯腱撕裂而金牌夢碎,但竟然有中國大陸的網友加以譴責,質問他「為什麼不再拼一下」!我看了只能搖頭,那位網友顯然完全不懂運動傷害──常見的後大腿肌肉拉傷,通常就足以讓運動員失能摔倒,即使站了起來,也只能以單腳跳躍前進,何況是更嚴重的阿基里斯腱撕裂!劉翔畢竟只是凡人,不是電影裡頭的不死英雄!    

「失誤」是很糟糕的習慣用語

實際上,運動員的成績取決於對手的實力,平時的訓練,賽前的狀況調整,上場時的身心狀態,以及現場的機遇等等。

以戴資穎的金牌之戰而言,雙方都表現出頂尖高手的實力,誰輸誰贏都不意外,於是現場機遇就決定了勝負,只不過因為機遇因素而失分之際,通常都稱之為「失誤」。這是很糟糕的習慣用語,字義上顯示運動員「發生錯誤」,但其中許多其實都是運氣不佳所致。

戴資穎(圖 / AP Newsroom)
許多網友甚至記者、球評指出,小戴應該減少失誤,「先求穩再求勝」。(AP Newsroom)

以戴資穎見負的第一局為例,她至少出現下列的機遇失分:1.對手在網前挑球,觸網後幸運的翻過去,戴資穎無力救回,但這其實是幾乎無解的必死球,必須運氣好到爆才有可能救回。2.對手在網前殺球,戴資穎回擊時掛網,但站在中場的戴資穎其實只來得及伸出球拍擋住,根本不可能精準的控制拍面的角度,結果為何全靠運氣。3.戴資穎多次吊球到後場邊線附近,結果都是出線失分,但這本來就是主要的攻擊手段之一,而成敗經常只是一線之差。

這其中,批評者普遍將2.和3.視為失誤,但在2.當中,若戴資穎運氣絕佳,拍面角度適當而回擊成功,得到的評論將是「漂亮」!在3.當中,戴資穎確實是把球打到界外,但也有多次吊球成功,而在激烈且瞬息萬變的賽事中,擊球位置、角度、力道、或球與拍接觸點的些許差異,就足以改變結果,而人腦根本無法在瞬息間完美的處理這類資訊。

將心比心,戴資穎只是人類,不是安裝多個強大CPU,灌進最強大網球技術軟體的機器人(這種技術目前應該還是電影《駭客任務》當中的幻想吧)。

評論者根本是「看人挑擔不吃力」

我看到許多網友甚至記者、球評指出,戴資穎應該減少失誤,「先求穩再求勝」。戴資穎何嘗不知道必須減少失誤(她在IG上說過),問題在於失誤就像車禍一樣屬於「意外」,並非小心注意就能夠完全防止。比賽愈激烈則所謂的失誤就愈多,反之若是換成和一般民眾對打,戴資穎必定輕鬆的以2比0碾壓,全場幾乎沒有失誤,而且還可能出現許多次成功的後場吊球。

因此,評論者根本是「看人挑擔不吃力」而且「以成敗論英雄」,不知道雙方實力相當時幾乎完全由機遇因素決定勝負!事實上,最適合給這些人打臉的一句話是:論實力,論經驗,你們哪個比戴資穎強,憑什麼說長論短?說穿了他們只是認為戴資穎應該為國爭光,而戴資穎所掙來的光榮還不夠,沒有達成他們的願望!

最後,想想楊淑君在2012年倫敦奧運的最後一場賽事吧。那就是一場「先求穩再求勝」的比賽,楊淑君幾乎沒有在進攻,全場都在努力防守。結果呢?同樣是輸,而且被罵到臭頭!戴資穎輸在機遇(也就是運氣),而不是輸在實力與鬥志,楊淑君卻是輸在鬥志,而不是輸在實力與機遇。你覺得誰比較值得讚美?

值得慶幸的是,從政治人物言論、媒體輿論、和網友意見看來,台灣社會已經能夠冷靜理性的面對奧運賽事的勝負,雖然偶爾還是會出現「關公面前耍大刀」這類的白目言論,但已經無法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這是民眾心態成熟的象徵,對運動員而言堪稱是一大福音。

絕大部分人都撐不過頂尖運動員一回合訓練

最後,我還希望民眾能夠理解運動員生理上的痛苦,從而用同理心來對待他們。我們都知道運動員的訓練很辛苦,但大多數人其實都不知道辛苦到什麼程度,甚至可能以為就和周末假日到籃球場鬥牛差不多。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撐不過頂尖運動員一回合的訓練,甚至在暖身運動當中就被操到嘔吐,而想要在國際賽事奪牌的話,每年250回合只是最起碼的低標。

先看一份訓練菜單:以25到26秒跑完200公尺,休息30秒後再跑一趟,如此反覆跑完20趟,休息15分鐘後重新來過,再跑20趟。加上前面的暖身和後面的緩和運動,就構成一回合的訓練,每周進行5個回合,剩餘兩天進行騎車、游泳等其他運動,持續到下一訓練季調整菜單為止。

這是由田徑協會引進,已經有40多年歷史的一份下午場訓練菜單,適用於世界級中長距離跑的運動員,千萬別自行嘗試,否則在田徑場昏倒甚或暴斃恕不負責!

這種形式的訓練稱為「間歇訓練」,堪稱是折磨人的遊戲,近年則擴充為「高強度間歇訓練」,用以涵蓋交錯進行多種激烈動作的訓練方式。

我首次嘗試參考上述版本自行訓練時,雖然已經減緩速度、縮短距離、並延長中間休息時間,但跑完3趟後卻是每分鐘心跳數超過200次,覺得心臟似乎即將爆炸,只能彎著腰拚命喘氣而無法動彈。然而,我十多年前卻在學校的田徑場上,看到一個削瘦的小夥子在進行這種自主訓練,顯然這種訓練方法已經成為台灣中長距離訓練的基本操作。

我看著那位學生孤獨的身影,聽著他那可以傳到20公尺以外的粗重喘息,心中萬分感慨。不論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而挑戰自我,還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甚或是為了取得某些經濟報酬,願意且能夠忍受這種艱苦訓練本身就值得敬佩。

我很慶幸自己因為天份不足,運動生涯當中並未出現過壓力,最後能夠成為一個休閒型運動員,因為我坦承自己無法撐過那種形同自我虐待的地獄式訓練。

同理心對待運動員,體諒他們承受的壓力

總之,我們應該以同理心對待運動員,體諒他們所承受的壓力,他們為訓練所付出的血汗,他們在賽事中無法控制機遇因素,以及他們所忍受的孤獨。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只需要好好的欣賞競技之美,並且盡可能對輸贏淡然處之。

若是覺得不做點什麼就全身不對勁,那麼就在獲勝時給予掌聲與讚美,失利時給予安慰與鼓勵。這是我們能夠做也應該做的,其他如譴責批判、指點江山等等,其實是在侮辱運動員,公然宣示那位運動員只是我們所豢養的一條狗──養來奪取獎牌的狗!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常青田徑會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