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里程碑,失語者福音》科學家直探患者腦部,擷取電信號轉譯為語言!

2021-07-15 14:00

? 人氣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發的「語言神經科技輔具」(speech neuroprosthesis),協助失語者恢復溝通能力(YouTube)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發的「語言神經科技輔具」(speech neuroprosthesis),協助失語者恢復溝通能力(YouTube)

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因病失去語言能力,靠眼球動作指示電腦系統代他發聲。如今醫學界更上層樓,一項最新研究將128個電極植入病患腦部,即時擷取大腦控制說話功能肌肉的信號,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直接轉譯成語言,透過電腦說出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潘丘(Pancho,暱稱)20歲時遭遇嚴重車禍、腦中風,18年來無法開口說話。那天,他終於突破這道溝通障礙,電腦螢幕呈現了他18年來「說出」的第一句話:「我的家人在外面」(My family is outside)。

腦部語言區植入電極,擷取電信號

美國每年有數千人像潘丘一樣,因方受傷或疾病而失去語言能力。《紐約時報》報導,潘丘3年前參與一項研究,讓研究人員在他腦部的語言區(speech areas)植入電極,擷取電信號(electrical signals),轉譯為語言訊息,傳送到外部的電腦系統,在螢幕上呈現出來。換言之,潘丘只要「心想」,就能「話成」。

研究計畫主持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神經外科主任張復倫(Edward Chang)說:「這是醫界首次針對癱瘓、無法說話的病患,直接從其腦部活動解碼出完整的文字……結果顯示,直接利用腦部的自然語言機制來恢復溝通能力,這種作法大有可為。」整個系統名為「語言神經科技輔具」(speech neuroprosthesis),研究報告15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研究人員首先做出128個電極,能夠偵測語言相關肌肉(口部、嘴唇、下顎、喉頭)感覺與動作的信號,將電極做成一片長方形平面,植入潘丘腦部,藉由他頭殼上的連接埠與電腦連線。接下來的81周,研究人員進行了50次試驗,要潘丘嘗試說出50個常用單字,例如「飢餓」(hungry)、「音樂」(music)、「電腦」(computer),讓一人工智慧(AI)系統學習。

AI系統將控制聲道運作的腦部活動,直接轉譯成單字與句子

博士後工程師摩西斯(David Moses)說:「我們的AI系統將控制聲道(vocal tract)運作的腦部活動,直接轉譯成單字與句子。」這套系統是由摩西斯、研究生莫茨格(Sean Metzger)與潔西.劉(Jessie R. Liu)共同研發。

潘丘也嘗試將50個單字加入50個不同的句子,例如「我的護士就在外面」(My nurse is right outside)、「潘丘請把我的眼鏡拿過來」(Bring my glasses, please)。有一回研究人員問他「你今天好嗎?」,電腦螢幕上呈現:「我很好」(I am very good)。

潘丘先後嘗試說出單字約9000次,AI系統轉譯正確率將近5成。如果讓他嘗試唸出螢幕上呈現的句子,正確率還更高,這要歸功於一套自動校正語言預測系統(autocorrect language-prediction system):句中單字正確率近7成5,全句正確率超過5成。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發的「語言神經科技輔具」(speech neuroprosthesis),協助失語者恢復溝通能力(YouTube)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發的「語言神經科技輔具」(speech neuroprosthesis),協助失語者恢復溝通能力(YouTube)

潘丘以電郵告訴《紐約時報》:「無法與人們溝通,無法進行正常的對話,無法以任何方式表達,這種生活非常難受。」如今新系統奏效,「就像是我得到第二次機會,再度開口說話。」

目前這套系統可以讓潘丘每分鐘表達15至18個字,未來可望提高處理效率,但計畫主持人張復倫不確定能否達到正常人對話的速度:約每分鐘150字至200字。不過研究人員當初決定嘗試直接從腦部擷取信號,就是相信這種作法在速度上優於打字、書寫、游標控制等傳統方法,。

專家指出,這套「語言神經科技輔具」技術未來可望造福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漸凍症)、腦性麻痺、腦部受傷的患者,他們無法控制開口說話會用到的肌肉,但腦部的語言神經路徑仍然暢通。專家相信再過幾年時間,就能夠發展出可臨床使用的系統,讓這些患者重新「開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