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逝世200年:法國人依然為他的是非功過爭論不休

2021-05-06 11:00

? 人氣

巴黎的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雕像(AP)

巴黎的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雕像(AP)

法國南部城市蒙托邦(Montauban)在一條繁忙的街道上畫出了一塊地,準備為法國最後一位獨裁者立碑。旁邊的人行道在施工,轟隆大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生前曾經是整個歐洲面臨的最大難題。他最終死於被流放的大西洋島嶼聖赫勒拿(St Helena;又譯聖海倫娜島)。然而,他死於小島200年後的今天,如何看待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法蘭西帝國皇帝,依然是一件讓法國人很撓頭的事情。

畫家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筆下的法蘭西人的皇帝拿破侖一世(Napoleon I, Emperor Of The French)
Getty Images 畫家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筆下的法蘭西人的皇帝拿破崙一世(Napoleon I, Emperor Of The French)

拿破崙是一位軍事奇才,挽救了法國大革命,並為現代法國奠定了基礎。蒙托邦這個地方雖然距離圖盧茲(Toulouse)車程不足一個小時,但拿破崙1808年仍然破例讓它獨立劃分為一個「省」。

然而,這些是否足以抵銷他的獨裁統治與對外侵略,還有恢復法國奴隸制度的決定呢?

"你得根據整個殖民主義歷史來看待拿破崙那些今天看起來令人髮指的決策。強人總會濫權。", Source: 菲利普·貝卡德(Philippe Bécade), Source description: 蒙托邦副市長, Image:


蒙托邦副市長貝卡德(Philippe Bécade)說:「正如許多歷史人物一樣,他總有一些陰暗面。你只挑一個元素來看,很容易就會譴責任何人。」

那麼,在21世紀,我們應該如何紀念拿破崙?

雕塑家伊曼紐爾·米歇爾(Emmanuel Michel)在工作室內受訪
BBC 
雕塑家米歇爾(Emmanuel Michel)和他的工作室

在兩小時車程外一座有點空蕩的谷倉裏,米歇爾(Emmanuel Michel)展示了皇帝的頭像連禮帽,它從一團紅黏土中「拔地而起」。

它一臉沉思,垂頭喪氣。

"我儘可能把他塑造成我所認為的形象:飽受折磨,時刻反躬自省,永不甘於現狀……我不想把他塑造成一位征服者,而是一位孤獨老人。", Source: 伊曼紐爾·米歇爾(Emmanuel Michel), Source description: 雕塑家, Image: Bust of Napoleon, by Emmanuel Michel


自從50年前拿破崙200歲誕辰開始,法國該如何紀念他的分歧就一直在擴大。近年的討論聚焦於他在加勒比海與印度洋島嶼恢復奴隸制度的問題。

法國奴役記憶基金會(Fondation pour la mémoire de l'esclavage)的歷史學家加赫姆(Malick Ghachem)教授說:「拿破崙是一位軍事實用主義者。」

「對於他來說,對於許多人來說亦然,在加勒比地區擁有龐大的奴隸儲備有利於法國國威和經濟。可是在討論拿破崙本人的時候以此為焦點是否合理?你也許認為是他指點江山,主宰一切,但那不一定會改變你如何解讀法國歷史。」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一生關鍵日子:

  • 1769 - 生於法國科西嘉島(Corsica)的阿雅秀(Ajaccio)
  • 1785 - 從巴黎軍校畢業
  • 1795 - 帶領革命武裝擊潰巴黎保皇黨
  • 1796—1802年 - 率兵攻打奧地利、普魯士等國,連番告捷
  • 1804—05年 - 自立為帝,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打敗奧地利與俄羅斯部隊
  • 1812—14年 - 對俄羅斯的攻勢造成災難後果,節節敗退;被迫遜位,流放至義大利厄爾巴島(Isola d'Elba)
  • 1815 - 逃出厄爾巴島,在滑鐵盧(Waterloo)為英國與普魯士所敗;被流放至英屬聖赫勒拿島(St Helena)
  • 1821 - 於聖赫勒拿島上逝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