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城催生嬰兒潮?後新冠世界真相:經濟壓力大、性生活下降,全球新生兒數量暴跌

2021-03-19 12:00

? 人氣

但這次不一樣。「我發現沒有。如果人們在觀望等待,他們要等很長時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有些人決定根本不生孩子。 

這個情況跟史蒂夫相符。過去3年,他一直在和妻子反覆進行同樣的對話。 

妻子想再要一個孩子,給他們的2個兒子生個小妹妹。他對他們的4口之家很滿意。 

嬰兒(圖/取自pakutaso)
嬰兒(圖/取自pakutaso)

「所以每年我都會想出一些藉口,」他說。 

他曾試圖說服她,他們生活在奈及利亞,那裡的經濟形勢太不可預測,但她並不買帳。直到現在她(改變主意):「因為新冠疫情,人生第一次,她居然同意不生了。」

對於像史蒂夫和妻子這樣的中產階級夫婦來說,孩子是一種選擇。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聯合國性與生殖健康機構表示,新冠大流行已導致115個國家的近1200萬女性失去計劃生育服務,並可能導致140萬例意外懷孕。 

僅在印尼,政府就預測這場大流行將多出生50萬名嬰兒。 

封鎖期間印尼政府派車在城鎮周圍用擴音器播放訊息:「爸爸們,請控制好自己,」擴音器裡說,「你可以有性生活,可以結婚。但別懷孕。」

印尼的國家計劃生育機構說,多達1000萬人停止使用避孕藥和工具,因為他們在那段時間診所或藥店不開門。 

那麼,為什麼歐美會面臨嬰兒低潮? 

一種解釋嬰兒出生低谷的理論是,人們的性生活減少。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金賽研究所(Kinsey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Indiana)的一份報告發現,無論性別或年齡,受訪者中的40%都表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性生活有所下降。 

在中國進行的一項規模較小的調查也得出類似結果。在南亞,一項調查報告說沒有下降。 

馬斯垂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和性學家狄維特(Marieke Dewitte)說,我們必須對這些研究持小心謹慎態度,避免過度推斷。 

「人們對這種大流行如何影響他們的性行為和他們關係的反應非常不同,」她說,「對一些人來說,壓力會增加性慾,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會扼殺性慾。」

更令人信服的是經濟與嬰兒之間牢固而成熟的聯繫。 

不同國家的歷史顯示,經濟信心導致出生率上升,不確定性導致出生率下降。 

對歐洲成年人生育計劃的研究發現,德國、法國和英國居住在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地區的人更有可能推遲生育。 

與此同時,一些應對疫情相對較好的北歐富裕國家,如荷蘭、挪威、丹麥和芬蘭,2020年12月或2021年1月的出生率幾乎沒有下降。

「高昂代價」

這都是出生率下降這一更大趨勢的一部分,這讓一些人感到擔憂。將來如果工作人口越來越少,那麼用於支付老年人養老金和醫療保健的稅收就會減少,而老年人的壽命也會延長。 

嬰兒、新生兒、寶寶(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嬰兒、新生兒、寶寶(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很多,比如提高退休年齡或鼓勵移民,但這些都有政治影響。 

許多國家都試圖增加嬰兒的出生數量,但收效甚微。一旦出生率下降就極難說服女性多生孩子。 

「在2009年的大衰退之後可能會有一些反彈,但沒有回到原來的水平,」科恩教授說,「當然在美國生育率從未恢復到衰退前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女性開始考慮要孩子時年齡已經很大,她們受孕的時間窗口比較短。 

弗雷德里克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但她此刻感覺比較樂觀。 她在考慮凍卵,或者和一個男同性戀朋友生個孩子,也許她根本不會生孩子。這讓她有控制感。 

「為保護老人而做這件事,我感到欣慰。但這是相當高的代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