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嘉觀點:藻礁公投連署衝破50萬的意義

2021-03-06 06:30

? 人氣

珍愛桃園藻礁公投連署4日晚間突破50萬份。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珍愛桃園藻礁公投連署4日晚間突破50萬份。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7600年藻礁請命的公投連署案,在3個月的心碎成績後,神蹟式地在2月最後一週突破成案門檻的29萬,並快速地在3月4日衝破50萬。雖然未來公投結果尚未可知,但本案連署的成功,讓蔡英文執政後,長期陷於低迷、沈悶的社會運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可諱言地,台灣從威權時代開始的各項社會運動,包括爭取民主法治人權、保護本土環境生態、為弱勢族群發聲,在在都可以看到民進黨協同社運團體(工運、農陣、勞團、原民等)、本土社團、學界合作的身影,其中有不少人是重疊參與上述不同的團體。民進黨完全執政後,開始啟用部分社運人士擔任政府官員,讓這些社運團體以為過去的理想有實現的機會。這些團體中,或有人分到一杯羹而背棄自己以前的理想主張、或有人還不死心地對民進黨仍有期待、或有人對民進黨政府的容忍度較高,所以,這5年多下來,台灣的社會運動死氣沈沈,不是消聲匿跡、就是很快被蔡政府摸頭、安撫下來。比起國民黨執政時的蓬勃發展,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不僅如此,蔡政府對於各項反對意見的應付技巧,在2019黨內初選/2020大選後至今,幾乎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先掌握各個團體支持政府的意見領袖,由他們運用各自的人脈關係進行針對性的遊說(不支持者,至少不要出聲反對);透過可掌握的媒體、名嘴,透由新聞報導內容的選擇(放大或縮小版面聲量)、以及政論節目,去洗腦傳統支持者;並以網紅及黨內年輕世代去影響年輕人的觀點;利用網軍、社群以梗圖聲援各項黨政的訊息、或針對反對意見者進行毀滅式的網路攻擊、抹黑抹紅。這些手法,在當初黨內初選時對付賴清德獲得勝利後,在2020大選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藻礁公投的意

但是,暗夜走多了,還是遇到鬼。這次藻礁公投連署的盛況,終於突破了民進黨政府上述手法的封鎖,這顯示出4個重大意義:

首先,最大的意義是:施政傲慢、不溝通、不順民意,雙標、硬拗,只靠大內宣的政府終將現出原形。其實,執政後和在野時主張不同,不是不行。重點在,執政者要坦白說明自己主張改變的緣由,有錯道歉改進,我們不也都是喜歡這樣的同事跟朋友嗎?用謙卑的態度跟國人溝通做政策說明,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如果繼續用意識形態去抹黑對手、綁架人民,雖可得意一時,但那只會撕裂台灣,終將為人民唾棄,在歷史留下臭名。

其次,藻礁公投連署的第2個意義是告訴在野黨,一定也要拋棄意識形態,要站在人民的那一邊,一點一滴才能累積民意的支持。以前民進黨面對強大黨國體制的國民黨政府,是怎麼樣起家的?如今的在野黨就應該那樣打拼。在野黨要以台灣未來、人民的幸福,提出願景,監督執政黨,逼使執政黨在政策上比輸贏,才是正辦。

桃園大潭藻礁。(柯承惠攝)
桃園大潭藻礁。(資料照,柯承惠攝)

第3個意義是,國人脫離意識形態的綁架,思考問題,尤其是公共政策,不再是藍綠對立的二分法思維,這才是一個健康多元的社會,尤其培養年輕人獨立思考判斷的精神,才是國家未來之福。

第四,藻礁公投也給台灣的社會運動團體一個啟示,不要一直寄望於某一個政黨,而要拋開意識形態、放寬心胸,用議題去邀集政黨合作,把各政黨納為己用,只要無私無我,不用擔心批評與抹黑,最後終會成功。

個人誠心希望在8月公投前,人民有機會看到執政黨的經濟能源政策與環境保護態度的論述,也能看到環保團體對於藻礁永存和能源開發的意見陳述,進行一場現代化的公民社會教育。

最後,謹以一首朋友寫的短詩,送給所有參與連署珍愛藻礁的朋友:

如果 我是一片

來自7600年前的藻礁,

看了你們寫給我 聲援情書。

我會感動落淚,

哭成 一座孕育生命的海洋,

回報 你們一生堅定的守護。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