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疫情打垮的新創,如何絕地重生?靠醫療檢測、打疫苗,4個月衝出9億營收

2021-02-06 12:58

? 人氣

美國疫情重擊各行各業。(AP)

美國疫情重擊各行各業。(AP)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國被疫情影響,至今仍有數百萬人失業。共享工作空間CIC受限於產業特性,幾乎也要被疫情擊倒,但在危急之際,創辦人羅威正確判斷需求,將醫療檢測服務當作商機全力投入,竟然從中殺出血路,作者與羅威深度訪談,整理出一位企業家的心路歷程。

去年3月24號,就在川普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後,麻州宣布關閉境內所有公司與學校。共享空間營運商劍橋創新(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以下簡稱CIC ),即使有多達2千多家公司進駐,一夕之間,盛況也被迫全部歸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CIC總部位於麻州波士頓,在美國各地及東京、華沙、鹿特丹經營9個據點;在一般辦公空間之外,集團還設有針對生技公司及硬體新創的共享實驗室Lab Central及Mass Robotics 等品牌,員工超過350人。

當美國疫情爆發,全國所有地產服務相關的公司包括Airbnb 和 WeWork,都面臨重整甚至關門的危機。然而CIC 在這波疫情中不僅穩住陣腳,更一腳跨入本來完全不相關的醫療產業;4個月內,公司營收狂飆9億,不僅挽救了全體員工生計,更讓公司從破產邊緣,找到下一個成長契機。

CIC 創辦人兼執行長羅威(Tim Rowe)恰巧是我的好朋友,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MBA,曾獲2014年安永(Ernst & Young’s)頒發「年度創業家獎」,。這次我回波士頓洽公,有機會跟羅威長談,他親自解釋如何在幾個月內化危機為轉機,進而大膽創新,整個過程宛如商學院個案。我特別將對談分享如下。

CIC創辦人Tim Rowe(圖片來源:CIC官網)
CIC創辦人Tim Rowe(圖片來源:CIC官網)

疫情爆發時,你身為執行長,做了什麼危機處理?

羅威:CIC 有個據點在東京,早在美國疫情爆發前,我們就陸續聽到亞洲傳來的狀況。去年2月底,團隊開始沙盤推演因應措施,同時也開始向進駐CIC的客戶宣導防疫工作。所以當麻州關閉所有辦公室時,客戶已有心理準備。

話是這麼說,但當下衝擊還是非常慘烈。畢竟我們採月結制收費,當客戶不能使用辦公室,他們多半直接取消會員,這讓我們現金流一夕蒸發,CIC很快就面臨破產。

想保住公司、照顧員工生計,首要任務就是穩住公司資金水位,直到找到下個獲利來源;所以我們推出一系列預付方案,用優惠價格試圖留住現有客戶,直到疫情好轉,這也是公司變相跟現有客戶「融資」。

CIC原本的共享工作空間,因為疫情來襲,幾乎面臨倒閉(圖片來源:CIC官網)
CIC緊急應變,用超低價優惠方案綁住客戶,確保現金流免於斷絕(圖片來源:CIC官網)

CIC創業以來一直是這行的資優生,多年來累積的客戶信任,在關鍵時刻發揮極大的作用。客戶對我們的管理及營運能力相當有信心,所以我們靠預付方案保住了高達9成的客戶;這些預付租金讓我們免於立即破產,在當時無數企業動輒裁員一半的狀況下,CIC的350多位員工裡,僅有12位最後被資遣(其中還有8位被轉借至新成立的子公司)。當外在環境如此動盪,公司盡最大努力保住團隊,大家也才有動力面對下一波的挑戰

本業穩住之後,CIC為何隨即跨足醫療產業?這和本業似乎完全不相關?

羅威:預付方案確實讓公司度過裁員危機,然而這也只能暫時止血,人潮回流遙遙無期,所以我們必須要想辦法開發新的營收來源,於是我們在去年8月成立CIC Health,為個人及機關團體提供新冠肺炎檢測服務。短短4個月便籌組了70名員工的團隊,完成約60萬次檢測*,每次檢測價格大約在50至80元之間**,目前更已開始施打疫苗的業務。

現在看,我們切入檢測業務,不論是在社會責任,策略或是商業上都很合理。但如果回到去年五月,當時疫情發展仍有很多未知數,我們為何在公司快要倒閉時,大張旗鼓進軍新的業務?我得說,這整個過程並非興之所至。

一開始,我們從客戶角度出發,設想如果無法回到正常生活,CIC 要如何繼續營業。我們的答案是: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為達防疫標準,除了提供口罩、消毒等服務,病毒檢測也是另一項必要的防護措施。

疫情下,許多美國人不幸被裁員(圖片來源:CIC Health Instagram)
疫情下,許多美國人不幸被裁員(圖片來源:CIC Health Instagram)

然而當時,單次病毒檢測就要價150元,許多公司無法負荷,員工每人每周檢測2至3次的開銷。為降低客戶成本,讓工作環境更安全,我們全力設計一套商業化的檢測服務。我們發現,醫療檢測不只是買機器,插上電就能收錢;你還要安排合格醫療檢測人員,投保業務責任險,跟主管機關溝通、申請認證,還要找到合適檢測空間,談判收費契約,設計排隊預約系統等。這些事務在平常時期就非常繁雜、耗時,在疫情爆發期間更是難上加難。

進一步細看醫療產業,我們才發現這整個巨大,分工極細且溝通成本極高的產業,竟然沒有統籌整個流程的團隊;醫院有檢測及醫療人員,設備商有設備,實驗室有技術,政府審核、發放執照,但沒有一個專業物流團隊整合服務,同時導入管理系統,這是我們看到的機會。

CIC的核心能力是管理共享空間,設計流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我們強力的執行團隊,能把非常複雜的流程跟不同性質的業務夥伴,整合成高效運作的產品。在COVID-19危機中,我們看到了新的契機:醫療物流(Healthcare logistics),所以我們試圖把核心能力拿來發展檢測業務。

CIC Health 在一季之內,就為母公司將近半年的虧損止血。你從有想法到成立公司,到接下第一筆訂單,只花了四個月。公司從瀕臨破產到大步轉型,關鍵在哪裡?

羅威:我們從2020年5月發想CIC Health,6月成立公司,8月投入營運,回想短短幾個月內,整個公司從0到1、再到100的過程,真的是相當瘋狂。很多事情歸功於運氣跟時機,但我們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這個不可能任務,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CIC Health在波士頓紅襪隊主場進行疫苗施打作業(圖片來源:CIC Health Instagram)
CIC Health在波士頓紅襪隊主場進行疫苗施打作業(圖片來源:CIC Health Instagram)

一,相信專業:這是外部因素。醫療是高度專業的領域,我們只帶進管理和流程改造思維,產業知識跟連結,我們很欠缺。很多企業執行內部創新,喜歡什麼都自己來,即使成立創新團隊,但用的全是既有人才,舊思維加上舊人脈,往往導致業務裹足不前。我們很清楚自己的價值與缺陷何在。所以從一開始,當大家都在裁員時,我們反而雇用資深的業界人士擔任營運長,這也讓CIC Health一開始就上手,大量省去摸索成本。

二,團隊互信:內部團隊用得不好就是包袱,但用得好,他們肯定是一股強大的動力。我很清楚,我的團隊是一群並肩作戰多年的執行者,我對他們高度信任,就算我另外引進一百個頂尖人才,這種默契也複製不來。最初,母公司核心團隊整批轉到 CIC Health做基礎建設,雖然一樣努力從0發展到1,但和一般新創團隊不同的是,彼此高度互信,使得溝通過程的摩擦大大減少,進度飛快。將這樣的信任延伸到合作夥伴,我們對外溝通也講求完全透明;大家都在跟時間賽跑,我們沒有餘力做無意義的猜忌跟談判,把所有資訊完全透明,彼此溝通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在一季之內做到這樣的成績(註:作者個人估計,約期間營收約新台幣9億元)。

後記

當羅威談到公司已經竭盡最大努力,但還是有幾位員工必須被資遣時,他露出失落的表情 。即使這在我眼中,與動輒裁員5成的其他公司相比,充其量只算是公司發展期間不得不執行的新陳代謝。

相約訪談那天晚上6點多,我走進CIC辦公室,看到羅威一個人在測試新的標籤系統,試驗用紙散落一地。我很驚訝,這種雞毛蒜皮小事,創辦人竟要親力親為。不過也或許是這種捲起袖子 “get your hands dirty” 的幹勁,以及全心跟團隊站在一起的領導力,才能讓他的團隊在這場大風暴中,在短短幾個月內一起達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台灣從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18日的檢測總件數為326,755件,資料來源:衛福部統計

**相當於新台幣1,500至2,400元,國內檢測一次要價約新台幣5千至7千元。


金融×新創×人文。用左腦思考天馬行空的創新,右腦翻轉既有企業規則。從國際關係再到麻省理工MBA,負責多項 VC/PE 投後營運策略,同時下海做了幾個新創。工作之餘於波士頓大學加速器及 Techstars Startup Weekend 擔任業師,並受邀於麻省理工及麻州大學分享新創及金融科技實務。長年闖蕩美國,近距離觀察新創生態圈。始終相信跨界跨境的多元觀點討論,更能激發周邊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