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豪專文:古巴的糖業鐵道經驗漂洋過海而來

2021-02-16 05:50

? 人氣

原本製糖鐵道是不打算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總督府在一九○八年制定了《臺灣私設鐵道規則》。我們可以把這部法規理解為臺灣民營鐵道的管理規則,等於是說,臺灣總督府將這些製糖鐵道定位為民營交通工具的一種。

有了這部法規,臺灣製糖鐵道從一九○九年以後開始提供給一般民眾使用,老一輩臺灣人回憶中搭乘糖廠「五分車」通勤、通學、旅遊、外出等畫面,才有可能實現。

同時,正因為有這部法規的存在,「私設鐵道」或「私鐵」成為了製糖蒸汽鐵道的代名詞之一。不管是「私設鐵道」或「私鐵」,應該還包括了不屬於製糖蒸汽鐵道、但是由民間所經營的鐵道,稍後就會提到。

 

載運甘蔗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列車(地點位於新營)(圖片來源:臺灣製糖鐵道網站)
載運甘蔗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列車(地點位於新營)(圖片來源:臺灣製糖鐵道網站)

老一輩臺灣人記憶中的「五分車」

剛剛說過,老一輩人的記憶裡面,蒸汽製糖鐵道又叫「五分車」。

為什麼呢?理由跟製糖蒸汽鐵道的軌距有關。

一般而言,鐵道軌距以四呎八吋半(一四三五公釐)為標準軌,臺灣製糖蒸汽鐵道以兩呎六吋(七六二公釐)為主,大約是標準軌的一半,所以稱為「五分」。

一九五○年臺糖員工在自家發行的《臺糖通訊》寫道:「……據我所知,糖鐵每日旅客運輸人數逾四萬人,貨物逾三千公噸,這些旅客和貨物大半都是經由省鐵(與糖鐵)聯運的,而在那些旅客當中,每天到城市通學的中小學生約占五分之一,糖鐵對這些學生更是萬分優待,中學生只按普通旅客票價的百分之五、小學生百分之二.五收費,幾乎近於免費運送了。」

《臺糖通訊》是認識戰後臺灣製糖業或是糖業鐵道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其重要性不僅體現了登載的內容,多屬於臺灣糖業公司的內部經營資訊,而且出版時間從一九四七年五月發刊以來,迄今未曾中斷。

《臺糖通訊》登載哪一些跟糖業鐵道有關的資訊?除了營收、建設、橋梁之外,還有各類型跟鐵道運輸與鐵道建設有關的專論。

圖4-17  二次大戰後持續活躍的臺灣糖業鐵道(圖片來源:《臺糖通訊》雜誌)
二次大戰後持續活躍的臺灣糖業鐵道(圖片來源:《臺糖通訊》雜誌)

縱貫鐵道的戰備輔助線

一九四七年一月,國省合營的「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接收了戰前各製糖業者的糖業鐵道。但是這些糖業鐵道彼此皆未連接,大致上可以臺灣中南部之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曾文溪等以自然地理為界線,區分成若干東西向網狀路線。

一九五○年,國民政府正式指示臺糖公司,貫通東西向網狀路線,成為南北縱貫鐵道的戰備輔助線,並以臺中為起點,途經南投、溪州、虎尾、大林、嘉義、南靖、新營、學甲、蕭壟、西港、鳳山到達高雄,全程約二六○公里。

戰後初期,臺灣糖業鐵道的經營歷經一番艱辛,一九五五年開始轉虧為盈。隨著臺灣經濟發展、汽車客貨運輸普及,加以轎車、摩托車等個人交通工具愈來愈普遍,臺灣糖業鐵道從一九六○年代起,逐漸面臨經營困境。

臺灣糖業公司於是選擇放棄客運而致力發展貨運。

一九七○年以降,臺灣糖業公司停辦了二十四條專營一般客貨的營業線,並於一九八二年停辦最後一條營業線,一般民眾搭乘所謂的「五分車」通勤、通學的畫面,就很難再看到了。

二○○四年底,臺灣糖業公司仍保有糖業鐵道一五五二公里,較戰後初期大幅減少約一千四百多公里,僅作為尚在開工之工廠原料副品運輸之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