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東協角度看李顯龍訪中

2017-09-26 06:00

? 人氣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李顯龍訪問中國發出了一中政策、反對台獨的信號。其實這也不讓人意外,因為新加坡本就擅長遊走所謂的「兩岸」。但是長久以來台灣因為在中華民國體制和憲法的架構下看新加坡,眼光往往流於短淺,今天將以東協甚至印度的角度看這件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加坡作為東協國家裡面面積最小,也無任何天然資源的國家,最重要的是保持馬六甲海峽的暢通,新加坡位置縱橫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之間的最短路徑,也是他的經濟命脈。自從年初裝甲車被扣事件、新加坡外長維文對於星光部隊離台的「不表示贊成」、一帶一路峰會李顯龍沒有出席等,中國在馬來西亞建立商港和軍用港口,破壞新馬兩國航線的結構,對於希望作為東協領袖國家的新加坡而言,無疑在經濟和政治都不是好事情。

新加坡對於台海兩岸情勢可能還不如越南或菲律賓來的迫切關注,因為台海變成「內海」首當其衝的東協國家就是越南,因為跟印度、俄羅斯以及東北亞的軍事和經貿關係,整體的對外架構都會受影響,新加坡作為航線的樞紐則排到第二位或第三位。

但是,當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插足越來越多,那對整個南海的接觸國家,會產生結構性的威脅也是立即的,等於這片海域的中心插一把刀。上個月東協外長會議針對「南海行為準則」以及《東協外長聯合聲明》作出討論共識,前者對南海區域和平提出呼籲,後者則明指「外長們廣泛討論南海議題,並注意到部份部長們對於區內填海及活動的關切,這已腐蝕了信任與信心,升高緊張,而且可能損害到區域和平、安全與穩定。」無疑直指中國。

東協內部,柬埔寨、馬來西亞對於南海問題一直都抱持消極的態度,對新加坡而言,影響其利益最大的就是馬來西亞,如果放任中國繼續用「馬來西亞抗衡新加坡」的分化政策,並持續抵制新加坡作為國際貿易港的角色,新加坡在東協的利益,以及希望「東協團結」的願景會失敗。與其說新加坡這次訪問中國是對台灣的不友善,對中國的妥協,倒不如說是對於東協整體架構和新加坡國家利益考量所導致。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助理、家教老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