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面對能源風險,台灣需要國家安全層次的能源戰略

2017-09-15 06:10

? 人氣

艾迪森(Craig Addison)曾提出「矽盾(Silicon Shield )理論」,指出台灣的資訊半導體產業,就像科威特的石油一樣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中國干涉台灣事務的顧忌之一,全球產業界包括中國本身都可能因此受到傷害。若政府能設定「綠能科技」在「五大產業」中明確的目標與資源,亦可成為我國在全球發聲立命的支柱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六、儲能科技日趨成熟,成本與可靠度受市場肯定

目前市場受肯定的儲能科技,在化學能型式上有多樣的電池芯模組可作為選擇。以特斯拉的超級工廠(Giga Factory)所採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為例,循環次數已在3000次以上;2015年美國奧鈦公司(Altar Nano)提供1MW的鈦酸鋰電池儲能系統予夏威夷10.5MW的風力發電廠(Hawi Battery Energy Storage Project ),至今仍正常運作,且循環次數可達3萬次,已是目前市場上相當成熟的儲能方案。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對於氣候政治的議題日漸重視,電池儲能等綠能科技領域的發展是我國營造「台灣故事」的重要軟權力。對內可以解決當前經濟與民生的迫切問題,不只建立可滿足民粹環境期盼的快速政績,更能營造可持續性的能源政策;對外可使台灣增加全球對話的議題,並且提升與全球創新產業的關聯性,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前瞻發展。面對日漸嚴峻的國內外政經發展情勢,如何以有限資源快速建立政績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至少在能源層次上使人民獲得免於恐懼的自由 (Freedom for free),是當前新內閣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