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丁專欄:Game Over? 還是 Game Begin?

2017-08-27 07:00

? 人氣

連署者留言中,屏東學者特別指出:「屏東有許多發展的可能性,不需要一昧地追求其他縣市的發展進程;重視在地特色、重視人權,並發展適合屏東樣子的政策,才能使屏東不斷進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來紅臉書貼文相挺。(臉書截圖/寇延丁提供)
陳來紅臉書貼文相挺。(臉書截圖/寇延丁提供)

當地環境工作者還提出了行動方案:「建議政府向竹塹地主議價收購,將張家竹塹與張家古厝同步列入文化資產保存。」

8月3日,是屏東縣文化局來張家古厝現勘的時間,也是開發商給出的限制拆除的最後期限,還是主張保護竹塹的專家學者社運團體集會的日子,同樣在抗爭一線的「反南鐵東移自救會」陳致曉呼籲「不要讓一對年輕夫妻帶著繈褓小兒獨自守護台灣歷史文理」,五十多人專程趕到天遙地遠的恒春,參加了這次活動。此後還有香港朋友聞訊專門趕去,為他們打氣,「土地正義,不分國界…… 反對不顧任何歷史、文化、生命的盲開發」。

抗爭者傷痕累累、抗爭者疲憊不堪、抗爭者捉襟見肘,抗爭者可能失去一切,但是留住了尊嚴。這尊嚴是抗爭者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的,也是公眾用關注和參與共同成就的。這樣的抗爭永遠都不會失敗,也沒有結局、沒有Game  Over ,隨處都是開始、都是  Game Begin。

如何才能「創造外部效益極大化」

8月3日,現場也有三十多位「挺拆派」主張自己權益。洧齊抗拆並不是要斷人財路阻擋整個土地重劃案,他所要做的,只要想保住被劃入重劃區的131坪竹塹。保住竹塹,也不是據為有己,他甚至早已聲明,竹塹列入文化景觀之日就是自己舉家遷出之時。當然他不會遠離,還留在恒春,願意隨時為竹塹盡力。

從竹塹最近的空拍圖可以看出,竹塹所在已是重劃區邊緣,留下竹塹,對開發計畫並無大礙。另一方大動干戈,所圖無非區區131坪,能有多大利益?(張洧齊提供)
從竹塹最近的空拍圖可以看出,竹塹所在已是重劃區邊緣,留下竹塹,對開發計畫並無大礙。(張洧齊提供)

挺拆一方主張開發的權利,但開發,並不只有拆掉竹塹一途。竹塹在重劃區中所占不過131坪,還要由是三十多位地主分享,真真不是大錢,但臺灣將失去一份寶貴的歷史遺產,損失不可估量。竹塹位置在重劃區邊緣,於開發案無礙,留下竹塹,共同開發、多方共贏,前景讓人期待。一位連署者特別強調歷史遺跡就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善加運用,前景可期,提出了一種「創造外部效益極大化」的可能性:

「歷史古蹟是保存一個土地家鄉的重要遺產,它包含的不僅是過去先人的辛苦淚水,它更是後人對過去曾經存在於這片土地的唯一回憶,由於在現代社會的發展觀之下,這麼樣的歷史遺跡越來越少,尤其是台灣這樣幾乎以經濟發展為依歸的國家,更要保護僅存不多的古蹟,古蹟他不僅代表著過去的見證,它更是一個背後所代表的國家實質存在的一個重要事實,也就是國家運作的正當性。」

「試想看看如果有一種能達成雙贏局面的可能性,為何不去討論,找方法,用盡腦袋想想,如何將歷史價值與經濟利益作為結合。譬如將此區規劃為歷史文化保護區,試著重建一部份百年前的生活樣態,整合成一個可以讓全台都慕名而來的觀光文化保護區,我認為歷史遺跡就是一本活的教科書,這不僅能活用義務教育的教科書,如果還能達成寓教於樂又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一種整合生活圈,提升地方居住品質,何樂不為,有時候退一步才會創造外部效益極大化。」

在這個意義上,不論抗拆派,還是挺拆派,大家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

9月11日,屏東縣政府將招開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定竹塹的文化資產身分,竹塹如果不能成為文化景觀,就將被「依法拆除」。抗拆當然是失敗了,但拆除者就贏了嗎?這場文化教育測驗以此結局,臺灣將失去一段歷史,輿論譁然民意沸騰,不論是終於拆除了竹塹的企業、還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全都傷痕累累,沒有贏家。

沒有人是局外人,不論是挺拆者還是抗拆者,不論是開發商還是屏東縣政府,期待幾方能夠轉換思路、攜手共贏。

有歷史、有傳承,這樣的地方,是值得尊重的,堅持抗爭、亦有妥協的智慧,這樣的人,是有尊嚴的。

*作者為自由作家、紀錄片獨立製片人。著有《一切從改變自己開始》、《行動改變生存--改變我們生活的民間力量》、《可操作的民主》等著作;先後建立了「北京手牽手文化交流中心」、「泰安愛藝文化發展中心」等公益組織,發起了「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飲水思源愛藝文化基金」。最新作品《敵人是怎樣煉成的?沒有權利沈默的中國人》(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