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散的戀人和一場遲來的婚禮 訴說印巴分治下國破家亡的無奈

2017-08-12 18:00

? 人氣

印巴分治:亂世中一段不尋常的愛情故事。(BBC中文網)

印巴分治:亂世中一段不尋常的愛情故事。(BBC中文網)

一件傳統的金色繡花衣,一隻破舊的棕色小皮箱。兩件看似尋常的東西,背後卻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

繡花衣和小皮箱的主人分別是一女一男,他們還很年輕,生活在英屬印度的旁遮普邦,是經過雙方家長介紹後相識的,剛剛訂婚。

一切都是剛剛開始……

沒成想,印度突然亂了:國破家亡那種天下大亂。

那是1947年。南亞次大陸一分為二:英屬印度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悲哀的是,「分家」的過程充滿暴力、血腥。期間估計有50萬到100萬人喪生,流離失所的人更是難以估計。

上面說到的這對年輕人所在的旁遮普邦恰好處於漩渦的中心。旁遮普西部主要為穆斯林聚居區,歸了巴基斯坦;東部主要為印度、錫克人聚居區,留在印度。

這兩人都是錫克人,但是住在旁遮普西部、也就是去了巴基斯坦的那一邊兒。當時,不同族群的人相互仇恨,不同宗教派別之間發生激烈衝突,女人被強姦,孩子被殘殺……

一直平安無事的人間, 彷彿 瞬間就成了地獄?

印巴分治
 

錫克人、印度人逃往印度,穆斯林逃往巴基斯坦。這對新人的家庭也不例外。繡花衣、小皮包分別是她和他逃命途中最珍貴的家當。

男人叫巴格萬·辛格·邁尼(Bhagwan Singh Maini),30歲,家住棉瓦裏(Mianwali)。他的三個兄弟已經死於暴亂。那天,他把自己的各種證件、家裏的房契等重要文件塞在破舊的小皮箱裏,逃了出去。

女人叫普裏塔姆·考爾(Pritam Kaur),22歲,家在250公里外的古吉蘭瓦拉(Gujranwala)。一天,家人把她悄悄送上開往阿姆利則(Amritsar)的火車。

普裏塔姆抱著兩歲的弟弟一路逃難,跨過鮮血染紅的邊界。她的背包中,是她最最珍惜的財產:那件繡花衣。沒有成為嫁衣的繡花衣,是天下太平時她美好生活的象徵,一針一線中,也曾充滿了她對未來婚後生活的憧憬。

印巴分治引起的人口流動算得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大約1200萬人跨越新設的國界,其中就包括普裏塔姆和巴格萬這對年輕的戀人。

阿姆利則城附近出現許多擁擠的難民營,普裏塔姆和巴格萬最後也都流落進了難民營。一天,衣衫襤褸、饑餓不堪的難民又排起大隊等著領飯。奇蹟發生了:普裏塔姆和巴格萬居然排在同一隊!

聽起來像不像是寶萊塢故事?但這是絶對真實的故事。

巴格萬的兒媳庫吉·邁尼(Cookie Maini)向BBC介紹了兩人當時悲喜交集的心情:「他們有說不完的話要傾訴,告訴對方自己家裏發生了哪些悲劇,猜想是不是命運之神的眷顧讓他們在難民營裏巧遇、重逢……」

後來,這兩家的其他人,或者更凖確地說,是家裏剩下的其他人也都團聚了。

1948年8月,普裏塔姆和巴格萬有情人終成眷屬。婚禮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肅穆。因為,兩家人其實都還沒有從那段恐怖的經歷中恢復過來。普裏塔姆穿上自己心愛的繡花衣,巴格萬從小皮箱裏 拿出各種證件、文件......

兩人開始新生活。

印巴分治
BBC

巴格萬加入旁遮普邦司法部門,成了公務員,政府賠償給他一套小房子,他帶著妻子搬去了盧迪安納(Ludhiana)。

生活總算安穩下來。他們先後生了兩個孩子,後來兩個孩子都成了公務員。30年前,巴格萬病逝,享年70歲;15年前,普裏塔姆病逝,享年77歲。

命運,是有情,還是無情?逃難路上,巴格萬和普裏塔姆以為再也沒有可能共度今生,命運又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但是,數以百萬計算的逃難人中,兩個人能巧遇、重逢,概率有多大呢?兒媳庫吉說

繡花衣和小皮箱是人生「可以失而複得的見證」。

現在,繡花衣和小皮箱成為阿姆利則印巴分治博物館中最為珍貴的展品。

博物館位於新修複的市政廳,去年10月開張。今後將用照片、信件、口述錄音、難民實物、官方文件、簡報等各種展品重現印巴分治那段動蕩的歷史。

博物館負責人馬利卡·阿魯瓦利(Mallika Ahluwalia)說,他們將擁有有關印巴分治最為全面、綜合的檔案記錄,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觸目驚心的黑白照片,展示印度人、穆斯林的逃難隊伍;牛車上堆滿了他們帶往新家的日用品;數以百萬計的人走上逃亡路;一個車隊足有10英里長;火車上沾滿血跡;沒有多少警察、士兵平息暴亂......

歷史學家拉瑪昌德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說,(那時)保護英國人的生命安全成了「至關重要的」;暴力衝突中女人受傷害最為慘重,數十萬被綁架,並不是所有人都僥倖生還。

農民、藝術家、政府工作人員、商販、苦力......全國上下流離失所的人難以計數,湧進擁擠的難民帳篷城。到1950年,僅在加爾各答就有20萬難民。

分治幾個月後,血腥暴力仍在持續。10月,旁遮普一家報紙的頭版報道講述了那裏的局面混亂和人們的絶望。武裝暴徒攻擊小村;停電,城鎮陷入黑暗,「月亮升起來幫助數以百萬計的難民」;霍亂泛濫;洪水;困在難民營中的人等著救援。

1947年10月,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寫道,「民生依然如噩夢,一切都陷入混亂。」印巴分治博物館希望,看到這件繡花衣和小皮箱、聽到巴格萬和普裏塔姆的故事,能幫助人們懂得作家蘇尼爾•基爾納尼(Sunil Khilnani)筆下描述的那種:「印度(誕生)核心那些難以言喻的悲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