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李前總統應該得到的待遇

2020-08-04 05:40

? 人氣

被尊稱為「民主先生」的前總統李登輝辭世,享耆壽98歲。(資料照,柯承惠攝)

被尊稱為「民主先生」的前總統李登輝辭世,享耆壽98歲。(資料照,柯承惠攝)

7/30,前總統李登輝過世,他身後所留下的,是一個持續在民主發展道路上跌撞向前的台灣。人們可以不同意他的立場、他的願景以及他的手段,但任誰都不能否認他政治手腕的精妙,以及對台灣民主化的卓著貢獻:對內,他奠定了後威權時代重回憲政的遊戲規則;對外,他替台灣在劇變的後冷戰時代中找到大國博弈之間的生存之道。當然,其黑金政治的負面遺產也經常為人詬病,國民黨以及新黨亦因新仇舊恨而對其恨之入骨,但本文並非要對李前總統做生涯評價,而是從一個共和主義的角度來看,台灣應該如何面對這位前總統的去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許多年紀稍長者的記憶中,「總統過世」在台灣是與兩蔣緊密連結的。蔣中正、蔣經國去世時,台灣都是舉國哀悼,百萬人列隊跪拜,痛哭流涕,雖然因為「反攻大業未成尚未還都」而沒有依照國葬法第一條,由繼任總統認定逝者為「中華民國國民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足以增進國家地位民族光榮或人類福利者,身故後得依本法之規定舉行國葬。」舉行國葬,但其排場與動員之人力物力仍是相當可觀的。在具有慎終追遠傳統的台灣,這種輻射到過世者身後的威懾,就是威權強人權力展現的極致。但是如今台灣已經解嚴三十三年,兩蔣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民主台灣對於政治人物已經毫無批評的禁忌,資訊的開放也破除了所有領導人企圖造神的努力,政治聖人的想像已經是遙不可及了。那麼,在一個對前任領導人無恐懼亦無崇拜的今日,我們是否應該支持蔡總統責令眾部為李前總統舉行同等龐大的祭奠儀式,甚至國葬?此事關係到台灣全體公民如何記得、評價台灣民主化關鍵年代的一切,僅以合情為判准太過粗略,以下就用一反證法來思考此問題究竟合不合理。

20200117-兩蔣時代指中華民國歷史上的兩位著名總統,即蔣中正(右)和蔣經國(左)。(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已故前總統「兩蔣」蔣中正(右)和蔣經國(左)。(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為求反證,我們就從目前看到的一些反對意見著手:反對其國族建構者必然認為其沒有資格受舉「中華民國」致哀;反對其政治手段者亦可從道德層次去批判此人為人鄙劣,因此不值得為後人景仰;而即使對於前兩點都同意或不與置評的人,也可能因不希望「威權遺緒」繼續存在而反對國葬。

立場的問題自然是台灣社會非常熟悉的立論基礎,所以云云皆是因為我反對你的立場,簡而言之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在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裡,不是不能反對,但就像是明理的人一樣,不應該以立場而徹底拒斥對立者的意見,理性的人不會一直強調自己絕對正確,而是持續叩問「如果我錯了我該如何知道?」。

而道德論述該不該是決定一個共和國事務的原則呢?這在台灣非常常見,舉凡選舉時質疑對手私德,到批評特定政治人物「德不配位」。政治不是不應該沒有道德,社會也不是不應該毫無綱常倫理,但是就如同前述的理性人假設,一個道德標準是否絕對正確是有待商議的,舉著一個有待商議的原則去攻擊對手是相當不智且魯莽的行為,一個民主社會的規範應該建立在集體意識之上,一個原則只有被所有人都支持或諒解妥協時,才能夠真正期待所有人去遵守。一本書裡的語句、一位偉人的思想、一種文化的世界觀都必須要被檢證,而不能直接被武器化來攻擊他人。

最後一種論述聽起來最像是理性思維中可以得到的想法。如同方才提到的權力輻射,在民主共和國中對一個個人施以如此榮典並塑造輿論使人民「哀慟欲絕」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雖然強人已逝,但其後人先將其捧高再宣稱為其繼承者,一種不理性的崇拜心態很可能被帶入到這群投機者身上,進而是公民社會做出不理性的行為甚至狂熱,以致於在某種層面上「滑回威權」,在一個經歷過威權統治的國家,更是如此。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歐美許多老牌民主國家也存在著為過世領導人舉行國葬的案例,這顯然不是因為這些民主模範生其實骨子裡都是威權胚子,原因實際上是我們作為一個民主共和國仍未確立的一個重要原則:國家事務乃是公共事務。

被尊稱為「民主先生」的前總統李登輝,於今晚辭世,享耆壽98歲。(新新聞資料照)
作者認為已故前總統李登輝應該獲得國葬待遇。(新新聞資料照)

無論你支持的是哪一種立場,只要你支持共和主義、憲政民主,公共性就是一切的基礎:國家是公有的,公有意指人民共有,國家的事情因此是公共的事情,也就是所有人的事情,我們既有權利參與、也有義務參與,並透過所有人的同意(或以代議形式)來設定遊戲規則、法律,與選舉公僕為所有人服務。一個個人或許有能力強弱、人品優劣之分,但在公民的眼中,他們都只是一個僱員,負責做好一個工作,而元首的工作,就是代表人民遂行意志,並為所有人創造幸福。

這份職位本身,對於共和來說是偉大的,職員或許會流轉,但職位卻永留存,只要總統這個位子存在一天,國家的至高權力終歸人民的事實就存在一天,總統是一個象徵,一個共和國公共性允諾的象徵,這就是為什麼西方許多民主國家在前任總理、總統過世時不分黨派、不問功過必然會舉行國葬的原因,當一個人選上總統,代表的就是一種殊榮,不待其表現,即已經得到共和國公民的親睞,而這個親睞正如同對總統的授權,在共和國裡是最高最後的榮譽,繼任的總統與任何政治人物、意見領袖都必須尊重,因為這就是前面說到的,民主社會最高層次的集體意識,超越立場、超越單一一種道德觀念,而這種強調公民意志最高性的做法,也正是台灣擺脫強人政治最重要的一步:我們要證明,人民選出來的領導者比獨裁者還要偉大,因此,李前總統應該獲得國葬待遇。

這個結論不僅限於李前總統,往後世世代代亦應如此,古代的國家以血緣、王座、玉璽為國家延續不斷的象徵,現代的共和國就應該以人民意志的代表物做為象徵,一個國家的人民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共同的造物、我們共同的意志、以及我們共同的傳世之寶,理性、團結、民主而構成的最終榮耀。

*作者為準政治學研究生,目前以政治社會學、政治心理學為主要研究領域,以民主發展與實踐為興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