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魚罐頭結果是狗食,卻沒有人會因此受罰:你所不知道的金融圈秘密《與鯊魚游泳》書摘(1)

2017-06-07 05:40

? 人氣

心理學家宣稱,圈內人有將體系的邏輯「內化」的傾向。眾所週知的告別信登在《紐約時報》的六個月之後,葛瑞.史密斯出版了他那本關於高盛的書,從中很明顯可以看出圈內人內化程度有多嚴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在書中解釋,對客戶來說,高盛賣的這種結構型衍生性商品,有很大的獲利潛力。也很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短期失利。巧妙之處在於,把可能會有負面情況的必要提醒,「在合約最後,附上用小號字體印刷,長達十頁的聲明。大多數客戶不會去注意到這麼細微的地方,就像從iTunes下載音樂時,不多想就按下『接受』鍵那樣。」

史密斯寫道,這就像你買了一罐鮪魚罐頭,結果發現是狗食。真是太惡劣了!標籤上不是說這是鮪魚罐頭嗎?於是你拿出罐頭附的法律文件,上面說「可能也含有狗食」。義大利與希臘政府、利比亞主權財富基金、美國阿拉巴馬州,以及「無數其他基金與機構」⋯⋯在過去幾年,都在高盛製造販賣給他們的鮪魚罐頭裡發現狗食,史密斯寫道。這非常有利潤,他補充,特別是賣給那些他描述為「不會發問」的客戶時。

他在那裡工作期間,高盛有一份貢獻最多佣金的客戶清單,「有件事令人感到高度不安,」史密斯寫道,「看到全球慈善機關團體,或者教師的退休基金,竟然也都登上了前二十五大。」

「 一切真是太過分了,」 史密斯在《我為什麼告別高盛》的最後一章做了結論,「多年前,我們建議希臘如何透過交易衍生性商品掩飾他們的債務,現在他們自食惡果了,我們又教避險基金如何利用希臘的混亂來獲利。而在中國牆另一邊,我們銀行的人正努力爭取歐洲各國政府的合約,建議他們怎麼收拾爛攤子。」

那就是史密斯做出摧毀個人事業的決定,向外界揭發一切,並辭去工作原因。這是很爆炸性的事。有人公開點名把事情攤開。不過這個行業的回應卻是鬆了一口氣,或者甚至是覺得無聊。史密斯所描述的只不過是法律問題,而只要用「買者當心」原則就能壓下來了。

許多財經媒體也站在同樣的立場,《紐約時報》最著名的金融記者安德魯.羅斯.索爾金(Andrew Ross Sorkin)甚至還宣稱,《紐約時報》不應該讓史密斯有機會把辭職信刊登在報上,索爾金甚至還在電視上說,這本書很無趣,而且「沒爆什麼料」。

這正是最令人震驚的─很少這個行業的人為此感到震驚。

時報新書《與鯊魚游泳》。(時報出版提供)
《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經授權摘自時報出版《與鯊魚游泳:深入倫敦金融圈的秘境旅程》。作者裘里斯.盧彥戴克(Joris Luyendijk)生於荷蘭,在阿姆斯特丹大學與開羅大學主修阿拉伯文與社會科學。身兼作家與記者,著有《大家好!:一位新聞記者的中東真相探尋》(Hello Everybody!: One Journalist’s Search for Truth in the Middle East)一書。2011年,盧彥戴克就和你我一樣,對「抵押債務債券」(CDO)及其他惱人的金融術語一無所知,《衛報》要他從初學者角度來看世界金融,並把所見所聞有條理地發表出來——這項調查報導工作,造就了他當紅的金融部落格。欲追蹤他,請搜尋JLbankingblog。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