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敦南誠品 作家黃麗群:年輕時到這裡,都是沉浸在對未來的不安跟想像裡

2020-05-31 17:01

? 人氣

誠品敦南店將在31日劃下句點,誠品也從午夜0時起,舉辦持續24小時的系列活動。(吳尚軒攝)

誠品敦南店將在31日劃下句點,誠品也從午夜0時起,舉辦持續24小時的系列活動。(吳尚軒攝)

位於台北31年,陪伴無數都市人生活的敦南誠品,將在31日晚間劃下句點。誠品並自今日0時起,連續舉辦數場講座、音樂會等活動至午夜12時,也邀請許多作家、出版人分享自己與這間書店的回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家廖玉蕙表示,當年敦南誠品出現時,正是她從中壢搬到台北的時候,她從小就是嗜讀的人,以前沒錢時,連包豬肉的報紙都會拿來看,過去在台中書時,也很常去中央書局看免錢書,後來誠品開的時候,她已經在學校教書,當時買書從不手軟,跟誠品的關係算是非常深厚。

廖玉蕙指出,她兒子上大學時,正好誠品開始24小時營運,畢業後有段時間兒子常去夜店喝酒,她每天半夜在家裡等小孩,都覺得外面世界充滿暗黑,「常常想他可能喝了酒就跟人幹架、被砍了一刀」,結果有天兒子問她,晚上要不要一起出去,居然是找她來敦南誠品讀書,她除了感動,覺得這讓走夜店的人有另外的去處,也覺得晚上看書格外凝神。

20200531-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左)、作家廖玉蕙(中)。(吳尚軒攝)
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左)與作家廖玉蕙(中)在誠品敦南店分享自己與書店的回憶。(吳尚軒攝)

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則談到,相聲瓦社1988年創辦後,敦南誠品不到1年就出現,後來他教書跟學生開書單,都會說其他書店都不要去,因為只有誠品的陳列才有表演藝術這個分類,還要稍微有點規模的誠品,才會細分到戲劇、戲曲等,而表演藝術工作者,只要能在誠品的牆面貼廣告,就等於票券會賣光,這是藝文人口薈萃最精準的地方。

馮翊綱也回顧,當年排練《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的時候,因為卜學亮每天早上4時要主持電台,他白天要講課,趙自強晚上要演水果奶奶,最後發現3個人唯一湊得齊的時間是早上9時,在國父紀念館附近排練,他每天習慣5時起床,就會先來誠品坐一坐,24小時營運幾乎是包容各行各業、各樣人等。

作家黃麗群表示,她最常來敦南誠品的時光,是25到31歲的時候,通常是在凌晨2時左右出門,避開12時的人潮,她認為自己很需要既是公共空間,又幾乎沒有社交性的地點,因此連鎖書店很適合,小書店通常太近、店主的個性太強烈,很像去到店主的空間裡,連鎖書店則抹平了個性,某種程度會有安靜、反社交的感覺。

20200531-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左)、作家謝哲青(中)、作家黃麗群(右)。(吳尚軒攝)
作家黃麗群(右)認為,敦南誠品確實跟20到40歲某群人的不安、荒誕是連結在一起的。(吳尚軒攝)

黃麗群認為,敦南誠品確實跟20到40歲某群人的不安、荒誕是連結在一起的,「大家某程度會把書店當成寄託對象,相信書裡有可以安頓跟解決你的東西」,即使有時候也沒有真的讀到書,像她當時也是到處看一下有什麼書,但年輕時到這裡,都是沉浸在對未來的不安跟想像裡。

作家謝哲青說,他在2006年從南部搬來台北,過去由於當導遊,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要調時差時就來誠品看書,當時1個人剛到台北,生活很寂寞,都是用走的從永和頂溪到誠品,而以前住在南部時,常聽人講誠品很棒,印象最深刻是美國作家勞倫斯·卜洛克來台時,在敦南開簽書會,他專程從高雄坐客運來,卻沒抽到號碼牌,只要有作家來台北,他一定會坐車上來,有種朝聖的感覺。

講座中,作家們也分享逛書店時如何看待自己的書。廖玉蕙表示,她出書以後每次都會去看現代文學區,當時書的擺放順序是按照作家姓名,她總是在廖輝英旁邊,每次數一數有幾本,都會覺得自己出的書要超過廖輝英,更笑稱自己常遇到有學生,會把她跟廖輝英,還有陳幸蕙、陳玉慧幾位作家搞混。

黃麗群則表示,她逛書店都會刻意避開自己的書,怕如果被人認出來,在書店裡研究自己的書會很丟臉,「去看又不會多賣一本,不看也不會少賣一本,不如就這樣吧。」

20200531-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巡視敦南誠品。(吳尚軒攝)
敦南誠品將在31日晚間劃下句點,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巡視敦南誠品。(吳尚軒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