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劇《人民的名義》為什麼夯?展示了容忍腐敗的中國實態

2017-05-17 22:47

? 人氣

被用來做為官場失敗者的易學習,老實肯幹能幹、廉政愛民、顧全大局,就是因為沒有政治資源,也不跑不送不善於從無到有地經營政治資源,結果成了一位在區縣級位置上苦幹輾轉28年而不得升遷的人。當然,好比「王子與公主」類型的童話一樣,本著「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聖訓,《人民的名義》給了易學習一個光明的結尾:新任省委書記沙瑞金終於在親自考察易學習的能力、人品之後,決定將其列為表彰的區縣幹部第一名,並破格提拔易學習為呂州市委常委兼代市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於政治資源,我還得再補上幾句:如今中國官場中這「政治資源」,與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的「找靠山」、文革時期的「拉關係」(前蘇聯的「關係學」)、上世紀90年代一度引進的「政治保護關係」,說的其實是同一現象,只是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西方經濟學的資源配置概念,以及政治學、社會學中的社會資源概念之後,覺得用「靠山」、「關係」等詞土得掉渣、用「政治保護關係」則太負面,於是與時俱進,改用比較中性、聽起來也還文雅的「政治資源」。

政治平衡:容忍腐敗與互相包容

20集以後,劇情進入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前妻歐陽菁被捕,「打破政治平衡」與「破壞改革的大好形勢」這兩個用語也隨之出現了。最先說出這話的劇中人物還是祁同偉,但卻是「漢大幫」高育良、趙瑞龍等人的共識:被視為漢大幫成員、從北京下凡的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長候亮平抓了市委書記李達康的老婆,就打破了漢東省原有的政治平衡,此舉必會引起李達康的報復,破壞了漢東省改革的大好形勢。

這聽起來非常光鮮的話含有兩重意思:

「政治平衡」在此處的真實含義是:各種「政治資源」壟斷的權力類別不同,每個幫派都有自己的權力領域,各方守著自己的地盤,不撈過界,心照不宣地利用權力享用公共財,即共同「悶聲發大財」。

「改革的大好形勢」,在官員的行話裡,並非與官媒宣傳用語同義,特指一些權貴及其利益集團將利用「改革」達成的財富佔有格局稱之為「改革的大好形勢」。

正如我20多年以來一直提出的那樣:中共1949年以後的歷史,先是利用暴力革命化私為公,改革以來則是利用權力化公為私。利用權力化公為私就是中國人熟知的「腐敗」,學術化一點叫做「尋租」。這種明目張膽、家國一體的掠奪式腐敗始於鄧小平時期,江、胡時期則成為統治集團內部的默契。這種默契就是統治集團內部對腐敗的高度容忍與不同幫派、山頭之間的互相「包容」,《人民的名義》一劇用「政治平衡」與「改革的大好形勢」來概括這一現狀。

這種政治平衡在一級政府共事的同僚中極為重要,是官場利益集團「悶聲共同發大財」的必要前提。也因此,李達康用專車送剛離婚的妻子歐陽菁前往國際機場的途中,歐陽被候亮平派車攔截抓捕之後,高育良與祁同偉等人不但沒有幸災樂禍之感,反而心生憂懼,擔心候亮平此舉會導致李達康對漢大幫的報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