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都是紓困,美國鼓勵裁員、英國撐腰企業…各國政府出手救了誰?

2020-05-20 08:20

? 人氣

或許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的補助也是未來的負擔,撐過疫情之後,政府又該如何解決這些赤字?(資料照,顏麟宇攝)

或許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的補助也是未來的負擔,撐過疫情之後,政府又該如何解決這些赤字?(資料照,顏麟宇攝)

你應該知道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景氣颳起寒風,各國政府紛紛祭出紓困方案,只是隨著經濟目標不同,彼此之間的手段也有偌大差異。然而,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瘋狂買入債券與降息所造成的債務,將可能造成更長久、更深遠,甚至是不可逆的影響…

這篇文章,你也可以用聽的!請到APPLE PODCASTSPOTIFY或是SOUNDCLOUD收聽我們製作的PODCAST,並且給我們打五顆星評分,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歡迎留言給我們!

自去年12月至今,新冠肺炎已延燒超過5個月,全球確診人數高達347萬例,死亡人數更高達25萬人次。疫情籠罩之下,各國紛紛祭出禁令,要求國人非必要時不要出門,以減少傳染風險。舉例來說,日本把一年一度的黃金週假期定作「宅在家週」,苦勸人民連假也不要到處玩;美國多州也實施「宅居令」,為降低民眾非必要的出門,警車定時在路上巡邏,用廣播大聲勸告街上的人快回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民眾宅在家,確實減少傳播風險,同時卻也重傷經濟。員工無法出門上班,生產線受阻,蘋果、三星等電子業產量紛紛受損,產能遠低於預期。同時,無法遠端工作的服務業面臨倒閉,不少商家裁員,民眾失業使消費大減,整體經濟衰弱。更不用說餐飲業、旅遊業與娛樂產業,人們為了防疫不旅遊、不出門吃飯、不進電影院以避免群聚,讓這些產業面臨史前最冷的寒冬。IMF指出,全球GDP預計將下修3%,不難看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疫情重挫全球經濟  各國政府出手搶救

面對經濟打擊,政府無法坐視不管,紛紛推出紓困政策,然而,隨著各國的經濟目標不同,推出的措施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以目前疫情最嚴峻的美國來說,疫情以來,美股呈現雲霄飛車般的波動,FED無預警降息兩碼、石油暴跌等因素使美股大瀉,引發四次鎔斷機制,卻又在一聽到有抗疫新藥推出時,股市一鼓作氣大漲近千點。

不只股票市場動盪不安,勞動市場也爆發堪比1930年經濟大恐慌時期的失業潮。近一個月內,全美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超過2,600萬人,失業率攀升至15%-20%,直逼經濟大恐慌的25%失業率。

有趣的是,美國政府似乎並不在意高漲的失業率,觀察其紓困政策,它甚至鼓勵企業於現階段先裁員,待經濟復甦時再製造新的就業機會。美國目前所採取的紓困政策,總資金高達2.2兆美元(約66兆新台幣),目的主要在維持家庭的基本收入,其中有5000億用在幫助受災戶、3000億用於家庭補助,不難看出來,美國將大半比例的紓困預算用於提供個人失業補助金上面。這事實上是變相地鼓勵企業裁員,以避免國內企業破產,引發連鎖效應,重演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悲劇。

美國政府提供每位成人1,200美元的支票,孩童也可以拿到500美元支票,幫助民眾應付日常生活開銷。根據統計,高達1.7億個美國公民都有資格拿到補助金,也就是全國人數的一半之多。這種廣發補助金的方式,像是間接告訴企業,現階段的裁員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人民有補助金,也不至於無法生存。然而,仍有超過 6 成的美國民眾表示,1,200 美元的支票在物價極高的美國,並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未來三個月內,可能就需要更多補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爆美國企業倒閉潮、勞工失業潮(AP)
新冠肺炎疫情引爆美國企業倒閉潮、勞工失業潮(AP)

企業最強後盾!英國政府替企業支付高達8成薪資

英國一開始的佛系防疫使肺炎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英國政府連忙宣布封鎖政策,這一個月以來,民眾足不出戶,消費者支出只剩原本水準的一半。而消費者支出又是英國長年來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因此,若想恢復到疫情前的經濟狀態,英國經濟預測集團指出,需要長達三年的時間。

比起美國鼓勵企業裁員,直接將補助送到民眾的手上,英國採取全然相反的政策,英國政府主要的補助對象不是人民,而是企業。英國政府宣布展開3,300億英鎊(約12兆新台幣)的企業貸款補助,將幫助企業補助員工8成的薪資,期望藉此協助企業度過這段時間,不希望公司裁員,造成大規模失業。而這也確實顯現在英國的失業率上,目前英國的失業率雖然大幅提升,但仍維持在10%左右,比起美國的20%,算是相當樂觀的比例。

2020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勝利75周年,英國新冠肺炎疫情未息,低調慶祝(AP)
2020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勝利75周年,英國新冠肺炎疫情未息,低調慶祝(AP)

中國廣發消費券  卻引來大量民怨

把鏡頭拉回亞洲,疫情最早爆發的中國,目前似乎已有疫情趨緩的趨勢,但農曆年間各省的停工、封城,仍使中國經濟重挫。根據中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前兩個月中國境內消費跌幅高達20%,而3月份的跌幅也達16%。數據更指出,Q1的經濟成長率為-6.8%,是中國經濟成長史上第一次出現負值,結果似乎比原本的預期更悲觀。

中國全國性的政策包括對防疫相關人員與患者提供補助金,並減免所得稅。中共央行並公開市場買回約1.2兆人民幣(約5兆新台幣)的資金,以刺激市場。至於針對個人與家戶的補助政策,則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舉例來說,中國境內目前有30餘省發放消費券,其中消費券的種類包括文旅券、體育券、暖心券(指提供餐飲、購物方面等折扣)等,累積消費券的總金額超過40億人民幣(約170億新台幣)。

然而,此舉卻引來當地民眾大量批評聲浪,他們反應,消費券根本用不上,不過是一些促銷、打折券而已,對於連基本生活都負擔不起的民眾,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旅遊或購物,應該發現金才能有實質幫助。另外,也有民眾批評,有些省分的消費券需要民眾自行上網登記,才可以拿到,不過開放登記不到幾分鐘,消費券就被搶購一空,根本不可能申請得到,直批消費券只是在作秀。

有中國學者不贊成發放消費券,認為用現金消費更有感。在市場動盪時局中,「現金為王」更具刺激消費的吸引力。(美聯社)
有中國學者不贊成發放消費券,認為在動盪的時局中,「現金為王」更具刺激消費的吸引力。(AP)

「起死回生的108兆」真的能讓日本起死回生嗎?

日本的疫情同樣不甚樂觀,尤其是東京地區,頻頻發出醫療能量不夠的警訊,原本全國引領期盼的奧運也只得延期。日本本身的經濟來源非常仰賴觀光業,因此對疫情更加敏感,不僅知名的膠囊旅館宣布破產,不少原本販售名產的商店也紛紛改賣起口罩。

日本的紓困方案高達108兆日圓(約30兆新台幣),為2008年金融海嘯時紓困金額的2倍之多,又被日媒稱作「起死回生的108兆」。日本主要針對受疫情而影響生計的家戶發出補助,預計每戶能拿到30萬日圓(約8萬台幣)。此外,針對育有兒童的家庭,給予特別補助,每位兒童可以拿1萬日圓(約2,700新台幣)的津貼。

然而,不少民眾批評日本政府的紓困政策一如政府的防疫,總是慢一拍,在日本失業人口已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的現在,108兆的紓困金到底是否能讓依賴觀光業甚深的日本起死回生,仍有待觀察。

疫情黑天鵝,日本目前的產業危機,是否會因此重回下一個失落的二十年?(圖:flickr)
面對疫情黑天鵝,日本是否因此重回下一個失落的二十年?(圖:flickr)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可逆  我們還回得去嗎?

為了刺激經濟,在美國祭出高達2.2兆美元的紓困方案後,各國政府跟進,大手筆實施紓困政策。不過,這無意間也增加了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削弱了市場自由競爭的能力。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的補助,也就是未來的負擔,撐過疫情後,政府又該如何解決現在補助所造成的赤字?

專家估計,疫情過後,全球要恢復到原本的經濟狀態,約需3-5年。然而,似乎有更多變化,像是政府未來面對經濟危機時的干預程度、或政府瘋狂買入債券與降息所造成的債務,可能都造成更長久、更深遠,甚至是不可逆的影響。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