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蔣經國最後一次訪美談些什麼?

2017-04-30 07:10

? 人氣

1961年蔣介石被迫放棄「反攻復國」舊國策,確立「獨立自保」的新國策。(資料照)

1961年蔣介石被迫放棄「反攻復國」舊國策,確立「獨立自保」的新國策。(資料照)

1969年初尼克森上臺後,蔣介石很快體認到美國對臺政策的變化,他清楚認知美國政策趨勢的改變,臺灣沒有辦法遏阻美國追求符合其安全利益的目標,可是,蔣介石沒辦法撕破臉、公開否認尼克森是朋友,因為臺灣只有美國這個表面上的盟友,日本更不可靠,蘇俄又談不攏。逐漸地,蔣介石被迫放棄「反攻復國」舊國策,確立「獨立自保」的新國策。當時蔣做外交決策時, 通常會找蔣經國、副總統嚴家淦、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黃少谷以及前後擔任外交部長的魏道明及周書楷等商討,宋美齡幾乎都不參與。1967年2月1日,蔣介石明令設置國家安全會議,為「動員戡亂大政方針的決策機構」,黃少谷為國安會秘書長。但實際上,蔣介石主要與蔣經國商量,這同尼克森與季辛吉、毛澤東與周恩來的決策模式幾乎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國務院原本邀請蔣經國於1970年2月訪美,作為對國務卿羅吉斯1969年8月訪臺的回訪,但發現蔣經國訪美時間與美中華沙會談時間太接近,便把正式邀訪改為4月18-28日,其中20-24日訪問華府,蔣經國在3月初接受此項邀請。4月9日,美國駐臺大使馬康衛報告蔣經國,雙方對美中華沙會談日期尚有歧見。蔣介石認為「此可忍孰不可忍,美國尼氏之玩弄賣友之手段,而其不知害人自害之愚行極矣,應毅然拒絕其邀經國往訪」。蔣介石對蔣經國訪美問題猶豫不決,4月10日,他召見蔣經國、張羣、黃少谷等人,商討停止蔣經國4月訪美之辦法,「皆以為不應停止,否則正為共匪破壞中美毒計所算,此時外交談判戰應取積極攻勢,兩害相權應取其輕也。」蔣介石於是決定蔣經國訪美和訪日仍照原定計畫進行。4月17日,蔣介石指示蔣經國訪美日二國要旨:「甲、美對匪問題。乙、催促美武器從速運交。丙、今中日對美匪問題,中日雙方之通知與互商。丁、中美科學技術武器製造之合作。戊、油礦合作方針。」18日上午,蔣經國向蔣介石辭行,蔣介石要他當面向尼克森提出三個最重要問題:(1)美國在華沙會談會讓步到何種程度;(2)美國對維護中華民國聯合國代表權的態度;(3)如果臺海危機再發生,美國是否仍會協助防衛金馬外島。其他屬次要的問題是「臺獨」在美聲勢擴張、中國大陸情勢和美國對臺灣軍援。

尼克森任副總統時,亦曾數度來台訪問。
蔣經國訪問華府時的職務是行政院副院長,尼克森政府卻以對待國家元首的高規格接待他。(資料照)

蔣經國訪問華府時的職務是行政院副院長,尼克森政府卻以對待國家元首的高規格接待他。蔣經國住進布萊爾賓館、參加一場晚禮服國宴、與高階官員會談。蔣經國4月21日在白宮與尼克森會談,由外交部次長沈劍虹擔任翻譯。尼克森罕見地與他密談了75分鐘。蔣經國面交一封蔣介石的信,稱他奉蔣介石之指示,要向尼克森轉達蔣介石對雙方共同利益問題的一些看法,接著蔣經國便取出事先準備的說帖,分幾個項目逐段說明。蔣經國向尼克森保証,中華民國不會對大陸使用武力攻擊,但會使用政治手段來達成目標。關於臺灣安全,蔣經國說中共對其他國家採取政治滲透及提供叛軍武器的方式,但對臺灣會採取像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樣的奇襲、空降登陸,美國應與中華民國共同努力以確定有效防範的措施。他不能確定中華民國何時能重返大陸,但友邦與盟國應坦誠磋商,務求成功。只有七億中國人民的政府愛好和平,他們才會成為美國的朋友。蔣經國也簡短提及亞洲集體安全問題,希望美國能促成越南、南韓、泰國及中華民國等理念相同、都面臨共黨威脅的國家,協調彼此的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