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股票分給家人就算傳承?錯!財務顧問嘆:「這樣做,再有錢也守不住!」

2021-02-21 07:20

? 人氣

家人因為財產分配反目成仇,可說時有所聞,不從機制根本預防,就只能以拖待變(示意圖/photoAC)

家人因為財產分配反目成仇,可說時有所聞,不從機制根本預防,就只能以拖待變(示意圖/photoAC)

在2021年第6個專題,我們想讓你知道:作者認為台灣人高估股權與房地產的投資價值,也輕忽信託與保險兩種工具的重要性。當家變時有所聞,你應該考慮用不同工具,把財富傳下去。

2020年3月,風光成立星宇航空不久的張國煒,獲法院一審宣判、可獲得長榮集團創辦人、父親張榮發約140億元的遺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初,張國煒正是因為張榮發遺囑載明「由他獨得所有遺產」,導致其被大房兄長拔去長榮航空董事長職務,張國煒被迫離開集團後,才選擇獨自創業、成立星宇航空。這一件爭產事件,堪稱國內近年來最轟動的案例,其實它也透露許多台灣人在財產規劃上的盲點以及迷思。(延伸閱讀:大房兒子輸了!張榮發遺囑獲判有效 張國煒估可拿逾百億遺產

20191002-星宇航空舉行「JX Style制服暨機艙發表會」,董事長張國煒致詞。(盧逸峰攝)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因遺產遭大房兄長拔去長榮航空董事長職務,才選擇獨自創業、成立星宇航空。(資料圖/盧逸峰攝)

民法規定使然 張國煒僅分得7/12遺產

首先,為什麼張榮發遺囑明明寫著由張國煒「獨得」遺產,但在張榮發留下240億元國內遺產中,張國煒只能拿到140億元?其實,這是《民法》關於遺產「特留分」的規定所導致。

《民法》認定,所有遺產繼承人應可確保拿到一份遺產、也就是得到最低相同權益的「特留分」,避免有人被不公平對待。民法第1223條規定,「應繼分」是依照繼承人身份、人數,每人可以獲得遺產的比例,如子女的「特留分」,即為「應繼分」之半數。

例如某位長輩離世後留下總值600元遺產,3名繼承人皆為子女,每人「應繼分」為200元、「特留分」為100元,長輩雖可以將遺產指定多給其中一人,但每人100元的「特留分」則是獲法律保障的權益。因此,張榮發國內遺產必須先扣除其他子女與配偶的特留分,然後張國煒才能拿到總數的12分之7。

再者,讀者千萬別誤以為,遺產糾紛是「有錢人才要煩惱的事」!日前中信銀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公布「台灣高資產人士財富調查」,我發現裡頭就藏有一個驚人的數字:單是2018年,全台灣就有多達2,053件有關財產分配的調解、訴訟案件;對比2009年時案件數量,10年之間數量幾乎整整成長一倍!合理推論,當台灣社會逐步高齡化,財產分配發生糾紛的機會也越來越大,因此,誰說爭產是有錢人的專利?

這份財富調查提到,台灣家族接班常見四大困難之處,分別是「不公平」、「不願意(接班)」、「不敢談」和「不敢傳」。其實我在從事保險業過程中,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上一代似乎有種說不出口的擔憂,無論擔心子孫不肖或者敗光家產,總之就是覺得,事業大權應該繼續由自己掌管。

或許是華人社會避談生死,台灣長輩尤其不願談、不敢傳承,台灣做好接班準備的家族企業比例只有5%,比全球平均數16%遠遠低落許多。這就好像明知早睡早起有益健康,還是忍不住熬夜到半夜一樣,如此以拖待變,對家族的長治久安其實非常不利!

台灣高資產人士調查顯示,專業服務在傳承事業、家族財富上的角色越來越吃重(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高資產人士調查顯示,專業服務在傳承事業、家族財富上的角色越來越吃重(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人深信「有土斯有財」,加上金融市場發達,許多長輩只要稍有經濟基礎,心中想的多半是買幾間房子、土地,投資股票,抑或透過法人及個人名義、調節對自家上市公司的持股。雖然家中氛圍是「不敢談」也「不敢傳」,當大家長照舊掌管全局,家族總還能暫時風平浪靜;萬一掌舵者突然改朝換代,第二代誰可繼承股權多數?為數可觀的房地產如何分配?公司由誰說了算?「不公平」三個字馬上跑進每個繼承人心裡,誰還有心情好好拼家業?公司績效又怎麼會好?

更糟的是,如果繼承人繳不出遺產稅,地方政府宣告無人繼承後,屆時長輩遺留下來的不動產,就有可能開始進入法拍倒數階段了,難道這又是長輩辛辛苦苦一輩子希望看到的結局嗎?(延伸閱讀:贈與、繼承不動產簡單又省稅?錯,保險才是傳承財富最佳選項

香港女星李嘉欣的夫婿許晉亨是望族之後,但許晉亨並未直接繼承大筆遺產,而是從家族信託每月領取生活費(圖片來源:李嘉欣IG)
香港女星李嘉欣的夫婿許晉亨是望族之後,但許晉亨並未直接繼承大筆遺產,而是從家族信託每月領取生活費(圖片來源:李嘉欣IG)

香港望族善用保險、信託 及早安排遺產 

比起台灣長輩們「買太多」的不動產與股票,保險和信託明明是更加方便長輩落實傳承、避免子孫不當揮霍的金融工具,但其投資比例往往和不動產與股票相差太多,以我身為一位財務顧問看來,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若能善用保險和信託,在機制上就能預防子孫濫用家產,這一點,有些香港家族企業就做得很好。

比如說香港知名航運商人許愛周家族,多年前就定下傳承機制,大部分資產在控股公司名下,家中無人可單獨繼承遺產;許愛周三子許世勳也透過購買信託與保險,讓子女只能每月領取生活費,而不能動用家產本金,等於完全避免了爭奪財產或敗光的風險。許愛周的孫子許晉亨,就是知名女星李嘉欣的丈夫。

為了家族和諧,也為了保全您辛辛苦苦打拼換來的成果,保險和信託機制絕不是專屬有錢人的傳承工具,而是人人都要配置的必須項目;以保險預留稅源,確保在繼承時還有錢可以繳納遺產稅,以信託顧好子孫生活,讓他們難以產生非分之想,避免紛爭又做好傳承,長輩們的人生下半場,才不會充滿煩惱。


作者/徐筱媛,現為公勝保險經紀人保險顧問,曾獲得IDA國際龍獎及MDRT,持有證照:IARFC認證財務顧問師 。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