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大學迎戰疫情,遠距教學上線,陸生得翻牆上課

2020-03-21 13:00

? 人氣

陸生亞亞(化名)就提到,學校的學術網路似乎不太穩定,加上在中國必須透過翻牆收看,經常斷線,直到有些老師改用微信群組直播才稍微解決問題,但是透過這些免付費平台上傳的影片,畫質仍差強人意,上起課來難免吃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學授課型態以教師為主,上課風格與內容不盡相同,各自準備起來十分累人。(新新聞資料照)
大學授課型態以教師為主,上課風格與內容不盡相同,各自準備起來十分累人。(新新聞資料照)

校方開課先幫教授、助教惡補

各校為此開始精進校內系統,台大、師大與台科大三校共同使用NTU COOL線上系統,老師可以用webcam等軟體預錄課程上傳;淡江大學則與微軟公司合作,搭配校內原有的iClass行動學習平台;世新大學建置的全新雲端數位學習中心,則不受區域防火牆限制,登入後就可同步參與課程。

不過亞亞另外提到,港澳陸生較多的課程與學校準備較為周全,她曾聽聞朋友的課程因為只有一位學生申請遠距教學,老師僅提供教材與課程投影片的電子檔,遑論參與課堂討論。對此,目前有十二所私立大學共同成立「優久聯盟」,考慮建立遠距課程資訊互利平台,讓課程選擇更為豐富。

一名台大教學助理就表示,校方早在開學後及宣布百人以上課程使用遠距教學之前,就開始宣導遠距教學,要求老師和助教要參與數位課程,希望這學期可以學會,甚至不排除全面使用;只是這份工作經常落到助教身上,領同樣一份薪水卻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另有老師不平地說,為了與港澳陸生聯絡,開學前已經自掏腰包購買相關錄影、錄音器材,並且摸索各種影音平台,或為了指導研究生論文,而嘗試使用線上會議軟體,搞得一個頭兩個大,「這些對年輕老師尚稱容易,對於較年長的資深教師而言,難免因學生與學校的需求搞得手忙腳亂。」

教授遠距教學,數位化從零開始

受訪的老師們都不約而同地感嘆,大學教授不比國高中小有共同的教科書和課程資源平台,同樣一門課,每個老師的教學內容和風格都不一樣,大家都得從零開始。「校方除了租借器材與開設教學課程之外,其實幫不上什麼忙。」

依照《大學法》規定,教授每周授課時數以八小時、副教授九小時、助理教授九至十小時、講師十小時為原則。部分老師們期盼能加權計算遠距教學的時數,或有相關獎勵措施。目前僅有台大明確公告遠距教學時數是以一.二倍計算。


全台國高中小學可透過教育部的「教育雲」,進行遠距教學。(台東縣政府提供)
全台國高中小學可透過教育部的「教育雲」,進行遠距教學。(台東縣政府提供)

 國高中小預備遠距教學,城鄉差距仍是問題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只要有一名師生確診為武漢肺炎,該班就要停課兩周,若有兩名師生確診則全校停課,他們必須利用周末實體補課或另外進行線上補課。台灣已經傳出一起因高中生確診而全班停課的案例,顯見遠距教學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為了度過有史以來最長的寒假,早在全國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台國高中小學延後兩周開學時,各級學校就開始準備線上遠距教學,國高中小由教育部的「教育雲」匯集政府與民間單位開發的教育資源,提供學童在家自主學習與評量。

由於高中以下學校的課程內容依循課綱規定,各版本內容大同小異,教學內容已經十分豐富,但就連教育部長潘文忠都坦言,區域網路訊號成為關鍵問題。台灣約有兩到三成的區域網路訊號不穩定,即使教育部與通訊業者合作贈送4G門號或提供優惠方案也沒有用。

民進黨立委賴品妤以自己的選區新北市七星區為例,她經常跑攤跑到一半就「失聯」,全因手機收不到訊號。而近期演練的台東縣教育處也出現網路「卡卡」的狀況,原本規畫要進行同步教學的師生,在網路頻寬不足下,出現斷線、訊號接收延遲、影像與聲音不同步的情況,造成師生溝通困難。

硬體的問題還包括行動載具設備,藍綠立委都認為,教育部的部署角度應該要加快。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就表示,部分國中小還在統計學生家中有無網路、電腦、平板等數位工具;而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則指出,統計後的申請還得經過學校、各縣市政府才到教育部,層層通報恐曠日費時。(李佳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