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選後經濟─開放頓挫 風險升高 房市入空頭

2014-12-02 05:03

? 人氣

國民黨在地方選舉潰敗,藍營已無能量再推任何重大經濟政策,台灣的經濟開放會頓挫,風險升高,房市則轉空頭。(葉信菉攝)

國民黨在地方選舉潰敗,藍營已無能量再推任何重大經濟政策,台灣的經濟開放會頓挫,風險升高,房市則轉空頭。(葉信菉攝)

九合一選舉結束,藍營崩盤,這個結果短期內對經濟未必會有明顯影響,但中長期則必然產生深遠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次選舉屬地方層次,中央藍營執政及立法院占多數的格局不變,按理藍營敗陣亦不影響經濟大政方針;藍營選戰最後階段狂打經濟牌、FTA牌、投資牌,結果無人買單,全線潰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強力支持的候選人全落選。全線潰敗的結果是原本不該受影響的經濟政策也要全部停擺,因為,一個被最新民意幾近完全否定的政府,再也沒有能力推動任何重大且有爭議的政策了。

經濟開放腳步暫停

這1年多來,中央最重大但也受挫最嚴重的經濟政策,當然是推動兩岸服貿與貨貿協議的頓挫,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停滯;服貿完成談判與簽署但引發318學運,至今無解;貨貿談判中斷半年後再恢復,但進度緩慢,甚至即使完成談判、簽署協議後,是否就能實施猶在未知之數。

選前藍營已乏推動能量,政府仍持續開放政策,不論是貨貿、示範區,都大聲呼籲、努力推動,中韓FAT完成談判後更是如此,但坦白說進度微乎其微;在選戰大敗後更難有能量續行;更悲慘的是:國民黨最後強打FTA、經濟開放牌,如果要擴大解釋,潰敗結果形同對這些政策的否定,藍營要如何再強推?除非民進黨認為執政在望,又認同貨貿對台灣經濟的重要,不願讓經濟掉入難以挽救的深淵,而願意讓兩岸監督條例、示範區條例等通過,否則,以藍營的支持度與力度,豈有可能完成這些政策的推動?

因此,台灣經濟開放政策,即使尚未到反轉的地步,但腳步絕對是停滯不前了。兩岸經貿協議如此,自經區政策亦復如此,台灣經濟的開放腳步算是頓挫了。

對岸與企業如何盤算與回應?

接下來要觀察的是對岸與企業如何盤算與回應。兩岸原本的默契是:讓兩岸服貿與貨貿談判比中韓FTA早完成與生效,不過318學運後,台灣社會反服貿與對兩岸協議的顧忌─甚至反彈,還有馬政府「hold不住」國內情勢的表現,讓北京不願再等台灣。7月習近平訪韓國,承諾年底前完成中韓FTA談判,11月北京APEC領袖峰會上,習與韓國總統朴槿惠一起宣布完成FTA實質談判─這形同對台灣的當場打臉

北京的作法,一來是有其地緣政治上的考量與需要,11月上旬才與韓國完成FTA談判,下旬習近評訪紐、澳,宣布與澳洲完成FTA談判,又與紐西蘭簽10項協議,習稱與紐國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北京藉經濟實力拉攏那些傳統上是美國盟邦、小老弟的國家,這既是中美亞洲之爭的一環,也是中國先行佈局、降低被美國主導的TPP封殺的衝擊。

二來,當然也是給台灣明確的訊息:不等你了,要還是不要,自己看著辦!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會面時就說,兩岸ECFA的啟動比中韓FTA早,他不希望兩岸「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台灣現在需要奮起直追,做出努力,「和大陸相向而行」。哎,倒還真是「訓勉有加」哩。

在這次藍營潰敗,馬政府形同失去執政正當性後,北京不會再壓注在馬身上,原本的貨貿談判、兩岸交流深化、互設辦事處等都可能放慢腳步,甚至悄然暫停。多數兩岸專家都認為北京會先「靜觀其變」,而兩岸將面臨一段時間的低盪期,貨貿等重要協議恐怕在馬政府任內不易完成上路─如果結果如此,顯然對台灣產業與經濟不是一件好事。

再來需要觀察的是企業的動向─企業講什麼不重要,重點在他們對未來作何盤算與佈局。如果企業界認為中韓FTA對出口中國影響大,而藍營大敗後已無能完成貨貿協議,2016年又將再次政黨輪替,綠營上台後貨貿更是遙遙無期,那麼企業界對未來的投資規劃與佈局,就可能捨台灣就海外,到那些有FTA、在區域組織內的國家投資,那對台灣經濟的傷害當然是大而深遠─投資出走代表的是沒有就業機會、沒有GDP。

當然,如果企業界都認同那些綠營經濟學家「中韓FTA對台灣影響不大」的說法,馬照跑、舞照跳,天下太平,繼續投資台灣,那當然美得很,經濟不會受影響。但可能嗎?不論如何,未來的風險是升高了。

房市入空頭

選舉結果對經濟的另一個該是好消息的影響是─房市應可確定轉空頭了。

房市即將反轉的格局,其實在選前已出現,但選舉結果可能讓其加速。外在大環境看,美國QE(量化寬鬆)10月底結束完全退場,過去6年帶來房市(及其它資產)上漲最重要的低利與資金潮進入尾聲,雖然升息動作不會太快,一般預料在明年中後,但未來利率上揚的機率已升高,對房市當然是利空。加上美元重回強勢軌道,台幣趨貶,「資產股效應」難期待,房市要再漲的動力已不足。

在政策面上,打房動作持續,年底要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雖然碰上內閣總辭,但鑑於高房價是全民之痛,選舉結果相當程度亦反應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高房價及其造成的社會不平的憤怒,新內閣應該是會繼續推動房地合一政策,業界也視此政策為「房價殺手」。

更重要的是台灣的高房價(特別是雙北)早已是高處不勝寒,房價所得比到近15倍的全球之冠,除了富人與投資客外,對大部份民眾而言,特別是那些真正有自住需求的年輕人,這個房價已遠超出承受能力了。一個缺乏基本需求面支撐的房價,還能撐多久呢?

選前的數據其實就已透露這個訊息。永慶房仲網統計今年11月的中古屋委賣案件就發現,全台有16%的住宅物件價格下修,雙北降價物件比例更是高於平均值─各佔24%、23%。雖然降價幅度只有7-9%左右,尚不到1成,但顯示原本撐著的高房價己鬆動。而雙北10月成交件數也較去年同月少了2-3成多,買氣冷淡。央行公布的5大行庫新承作房貸金額連續數月下滑,這些都透露房市將反轉下修的訊息。

這次藍營大敗,對房市是雪上加霜。雖然政府也在推打房政策,但藍營畢竟被視為對資本家、建商較友好,要打也不會「出人命」,但綠營上台卻未必客氣。更何況未來2年,如果兩岸低盪、經濟緊縮,房地產難有來自海外(及中國)資金的挹注,原本就已站在反轉點的房市就要遁入空頭市場至少3-5年。只要房市是緩跌而非急殺,對經濟與金融機構的影響應可承受,對長期經濟健康則屬正面。

明年經濟變數多

依照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發布的報告,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43%,明年可增速到3.50%,是2012年以來最佳表現。不過,明年經濟仍充滿變數。撇開國際經濟情勢變化不談,單談國內部份,一個是中韓FTA在年中生效之後,對台灣的衝擊什麼時候開始?是明年還是後年?影響有多大?目前兩派經濟學者、官方、企業界的看法迴異,尚待驗證。還有房市入空頭後的速度與影響,亦屬未知之數。至於藍營大敗、地方政權易幟後,是否衝擊政府與民間的重大投資計劃,也尚待確認。明年,該是一個充滿變數與風險的經濟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