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府對紓困、救市的為與不為應有分際

2020-03-14 08:57

? 人氣

至於紓困條例與預算方面,能夠在立法院一毛不刪減就快速通過,正面看代表的是朝野都有共識而支持,因為疫情確定對經濟有衝擊,特定行業則近乎停擺;但反面看則是政客還是不脫支持花別人(納稅人)的錢,大家一起當好人的格局,在野黨團不是擋法案,而是增提44項新增提案,不過,這些經費的使用與紓困方式是有不妥之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對企業的虧損,拿紓困預算以各種名義(例如員工訓練)去補貼,顯然就不妥當;紓困預算如果是對尚有經營價值、但短期受疫情衝擊而周轉出問題的企業融資,應該比較能得到支持。而過去無薪假就是無薪假,如果要變成由政府補貼勞工薪資,不論來自預算或是就業安定基金,是否要變成常態化?同樣受景氣衝擊而放無薪假,結果只有這次疫情才有補貼,顯然不合理;但如果變成常態化,政府財源夠嗎?更重要的是:合理嗎?

再如紓困對象過份擴大解釋變成毫無焦點,也是問題;這次疫情重創的產業是以觀光產業為主,例如旅行社幾乎生產少8成、航空業乘客也少掉8-9成,如果真要紓困援救,應該以受創最重的核心產業為對象,不能無邊無際的擴張,變成所有受到影響的產業全部來分食,把所有夜市、零售、餐飲、甚至文化藝術活動全部納入,是否過份擴張了?

坦白說,經濟下滑甚至衰退,各行各業、全民都受害,但絕對沒有全部都要政府拿錢支持、紓困、救援這回事。再怎麼說,政府的資源一定有限,分散後反而讓最需要的產業無法得到救命資源,行政院長蘇貞昌對紓困「雨露均霑」的批示原則明顯錯誤。

依照過去流行病對經濟的衝擊,大部份都在1-2季結束,這次會「依往例」短期結束,還是會拉長時間,無人能知;但無論如何,政府都該慎用紓困預算與工具,更要注意萬一短期紓困變長期制度的後遺症。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