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權位使人膽怯 國民黨敗象早露

2014-11-16 14:46

? 人氣

馬英九總統對政務官批評政府的言行感到痛心,卻擋不住卸任政務官對馬政府施政不力的痛心和批評。(圖為上周三馬英九主持中常會前向孫中山銅像行禮/吳逸驊攝)

馬英九總統對政務官批評政府的言行感到痛心,卻擋不住卸任政務官對馬政府施政不力的痛心和批評。(圖為上周三馬英九主持中常會前向孫中山銅像行禮/吳逸驊攝)

九合一選舉倒數兩星期不到,大氣候壓頂,看不到選局逆轉的勢頭,國民黨基層要馬英九辭主席聲浪不歇,黨中央忙不迭反擊批「卸任政務官批施政的言行,讓人很失望。」大選結果尚未出爐,黨主席保衛戰反倒提前開打,這反應了兩個問題:一、卸任政務官能不能批評政府?二、國民黨難道果然敗象已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談第一個問題,台灣是自由社會,除了違反現行法令,沒有任何人任何機關可以下達「噤聲令」。政務官卸任就是一般公民,甚至是「具有專業判準」的公民,批評政府是公民理所當然應有的言論自由,只看批評得是否有道理。李登輝、陳水扁都經歷過,馬英九當市長時期的卸任政務官,對他的批評如潮水般湧來,北市前勞工局長鄭村棋連罵幾年,他有他的專業判準和親身觀察,誰曰不可?

國民黨中常會發動挺馬批「卸任政務官名嘴」者,同屬「名嘴級」中常委,說穿了就是套招勤王。馬英九說,「對這些曾受國家栽培的前政務官言行很失望。」他顯然沒搞清楚,國家是工具,而非目的,哪有工具栽培人才的道理?就算是國家栽培政務官,政務官難不是貢獻報效國家嗎?更甭這六年多時間裡,多少「人才」在馬政府手裡報銷?馬政府不該檢討嗎?等到卸任政務官耐不住而開罵,都為時已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曾是馬政府吳內閣聲望最高的政務官之一,為了二代健保辭官迄今,他沒報廢掉自己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對公共事務與公共政策關心,且絕不遲疑表達他的支持或反對。他對國民黨執政有批評卻無二心,國民黨提名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他也出面表達愛護支持之意,直到日前「軍公教廢票聯盟」公開要求馬政府恢復年終慰問金,否則投廢票,楊直斥這是公然買賣選票,甚至為文直言「反正勝選無望,留點骨氣」,結果名列連勝文顧問團的楊志良可能遭到除名。

不論對楊志良的行事作風是否認同,他就是敢於對政策負責的政務官,否則當年不會舌戰群名嘴,為二代健保辭官;他之所以發言批評,因為軍公教改革是馬政府的政策目標,好不容易壓縮年終慰問金發放範圍,為了選舉又要恢復,這是政府對不起推動政策的政務官,馬政府顛三倒四的政策不僅於此,四不像的證所稅亦復如是,犧牲的是財政部長;凡此種種,馬總統從不自我檢討,反倒希望卸任政務官封口,這已經不只是偽君子,而是形同幫派行徑了。

「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到,摀住耳朵就以為聽不到」,只有不肯聽不肯看的人才會以為一切都好,馬英九對卸任政務官言行表達失望之餘,特別說:「相信全國民眾能清楚看到我執政六年來的政績」,難不成全國民眾八成以上都被油蒙了眼?才會讓馬總統民調聲望跌到二成以下?身為總統兼黨主席,政策顛三倒四到政務官都受不了,又如何說服一般選民?

這就談到了第二個問題,不具名的「國民黨高層」認為選後再檢討黨主席責任不遲,「選前逼宮」是自認氣衰,更傷選情;愈逼近投票日,基層愈多馬應辭黨主席的論調,被楊志良臭罵一頓的「軍公教廢票聯盟」的訴求除了恢復年終慰問金,就是要求馬總統和執政黨為錯誤政策公開道歉,部份成員甚至主張「讓國民黨大敗,馬英九辭主席」,這不是逼宮,而是藍營基層對馬政府和選情無力與失望之情,最直接的表達。

愈是深藍愈受不了馬英九對外軟弱、對內排擠的領導,這股低氣壓已經累積六年多,尷尬的是,他愈自信於政績,愈多人憤慨而不肯再「含淚投票」,甚至興起「不輸個徹底他不痛」的怨懟之言;身為黨主席,馬英九此刻該想方設法的是讓黨提名候選人減少當選阻力,而不是汲汲於保住聊勝於無的黨主席之位。

九年前的二00五年底,縣市長選舉投票前,身為黨主席的馬英九宣布「如果全台縣市長,國民黨沒拿下過半席次,就辭黨主席」的氣魄,隨著國民黨重返執政而愈漸消淡,只能說,「權位使人膽怯。」既居高位,再無當年捨個人黨主席之權以爭黨之執政權的氣勢,國民黨使不出「背水一戰」拚死無悔的決心,那就輸了今年再等政黨三輪替吧,這對民主台灣而言,倒也未必是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