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感受黑暗的人─閻連科卡夫卡獎受獎演說

2014-10-23 12:26

? 人氣

甚至說,我就是一個黑暗的人。一個獨立而黑暗的寫作者和被光明討厭並四處驅趕的寫作的幽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到這兒,我想到了《舊約》中的約伯,他在經受了無數的苦難之後,對詛咒他的妻子說:「難道我們從神的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這最簡單的一句答問,說明了約伯深知他的苦難,是神對他試煉的一種選定;說明了光明與黑暗同在的一種必然。而我,不是如約伯一樣,是神選定的惟一試煉苦難的人。但我知道,我是上天和生活選定的那個特定感受黑暗的人。我躲在光明邊緣的灰暗之中。我在灰暗和黑暗裡,感受世界,握筆寫作,並從這灰暗、黑暗裡尋找亮光、月色和溫暖,尋找愛、善和永遠跳動的心靈;並試圖透過寫作,走出黑暗,獲求光明。

我——那個把文學作為最高理想和信仰的作家,無論是作為一個人的活著,還是作為一個寫作者的存在,都為自己天生注定在光明中感受黑暗而不安。也因此,我感謝我的血脈祖國,感謝它允許一個注定只能感受黑暗的人的存在和寫作;允許一個人,總是站在大幕的背面來感知現實、歷史和人與靈魂的存在。也因此,更加感謝卡夫卡文學獎的評委們,今年把這個素潔、純粹的文學獎授予了我。你們授予我的這個獎項,不是約伯在歷盡黑暗和苦難之後獲得的光明和財富,而是送給了那個感受了苦難而惟一逃出來報信的僕人——那個行走夜路的盲人——的一束燈光。因為這束燈光的存在,那個生來就是為了感受黑暗的人就相信,他的前面是明亮的;因為這片兒明亮,人們就能看見黑暗的存在,就可以更加有效地躲開黑暗與苦難。而那位僕人或盲人,也可以在他報信的夜路上,人們與他擦肩而過時,去照亮前行者的一段——哪怕是短暫的路程。

小檔案:關於作者及卡夫卡文學獎

閻連科,中國當代作家,被國內文學界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和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應徵入伍後從事文學創作,成為專業作家,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曾多次獲得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等中國文學獎項。代表作品有《日光流年》《受活》《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等,作品被譯成法、英、德、日、韓、西班牙、挪威、丹麥、蒙古等20多種語言。2013年他入列「英國布克國際文學獎短名單」。

卡夫卡文學獎創立於2001年,為紀念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卡夫卡而設,每年評選一次,主要頒給那些作品具人文主義關懷的作家。

「卡夫卡獎」歷年得主:

2001年 美國小說家菲利普‧羅斯

2002年 捷克小說家伊凡‧克利瑪

2003年 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

2004年 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耶利內克

2005年 英國劇作家哈囉德‧品特

2006年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

2007年 法國詩人伊夫‧博納富瓦

2008年 捷克小說家阿諾什特‧盧斯蒂格

2009年 奧地利先鋒劇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2010年 劇作家、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韋爾(73歲,捷克人第三次獲獎)

2011年 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 )

2012年 捷克女作家和文學理論家達妮埃拉‧霍德羅娃(DanielaHodrová)

2013年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