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關渡山上的圖書館荒謬劇

2014-10-23 05:36

? 人氣

座落在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最近為了校長要縮短圖書館開放時間,引起不少爭議。(取自網路)

座落在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最近為了校長要縮短圖書館開放時間,引起不少爭議。(取自網路)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任內(2010.2.1)曾要求各大學徹底延長校園圖書館開放時間,每日至少自早上八點至晚上十點,即便週末也不休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堂堂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由總統出面宣布這項「小兒科」的壯舉,向來把法國視為楷模的台灣人想必不再妄自菲薄了,因為台灣的大學圖書館大多維持長時間開放。

圖書館是智慧的寶藏,也是大學的生命線。它的硬體建築、空間格局與典藏圖書文物反映學校的歷史傳統、專業特色與校園風氣。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就是引導、提醒師生時時刻刻善用圖書文物資料,所以藝大創校之初,圖書館即與美術、音樂、戲劇三系同時成立,作為師生創作、研究最重要的補給站。從無到有,規模逐漸擴充,蘆洲時期借用兩間教室作為圖書館館址,到關渡已坐擁七層的龐大建築體,包括地下三層、地上四層,四到七樓是藏書和研究、閱讀空間,有多間視聽教室與研究小間,是圖書館的心臟地帶。

(北藝大圖書館設備完善/取自北藝大官網)

北藝大設備完善,展演水準非常專業,唯有圖書館開放時間稍短,目前典藏書庫開放時間是周一至周五08:30至21:30,週六提前至20:00,周日則開放13:00至17:00,使用人數不多,部分原因在於北藝大師生人數少,教學系統與創作、研究,大半在各系或展演中心、美術館、音樂廳進行,加上圖書館員額只有九名,專職工讀生五人、兼任四人,人力嚴重不足,也影響服務品質。

荒謬的是,最近北藝大圖書館奉高層指示,計畫縮短開放時間,說甚麼「新時代的圖書館要有前瞻的思考,同時節能減碳」理由冠冕堂皇,真正原因是師生使用率低,加上電費過「高」,不符成本效益。打算調整為周日全天休館、周六開放時間為10:00至18:00,星期一、三、五開放08:30至20:00,週二、周四為08:30至18:00。消息傳出,全校師生譁然,學生組織(如「北異‧吭聲社」)、臉書社團(北藝大之友會)反應激烈。

近二十年來,北藝大的經費愈來愈拮据,各系所、圖書館及各中心所能分得的業務費與設備費有限。然而,「窮也不能窮圖書館」,學校仍努力排除萬難,擠出千萬以上預算,提供圖書購藏經費。一九九八年我接北藝大校長時,要求圖書館盡量延長開放時間,原先周末、周日休館,改為周六全日開放、周日開放半日,平常開放時間也延長至晚間十點。依手邊資料,2006年初我離開藝大到文建會之前,年度圖書購藏經費尚有1850萬元。

北藝大的常態性經費銳減,圖書館只能擬定各種發展計畫,爭取有關機關的專業補助。二十一世紀初,教育部在國內八所大學院校設置人文社會科學重點資料中心,北藝大有幸被選為表演藝術資料中心,自二〇〇一至二〇〇三年,給予兩千多萬元補助,執行三年期的表演藝術專門圖書館設置目標,典藏內容包括「戲劇」、「音樂」、「舞蹈」和「跨領域」四大類,皆由各表演系所專業教師有系統地蒐集、採購、整理相關的圖書及影音資料,累積八千件圖書、CD唱片、錄影帶、VCD、DVD等。以這個為期三年的計畫為基礎,北藝大圖書館的專業藝術類典藏更加豐富,總數量逾四十萬冊,包含許多市面上已絕版的圖書、影音資料。

可惜後續無力,難以維持優勢,無論典藏數量、新書上架、開放時間皆常被師生詬病,尤其來自台大、政大、清大的研究生,更常以其母校圖書館典藏與行政效率作指標,批判北藝大的圖書館水準。二〇〇七年起,圖書館分配的圖書購置費僅有百萬元之譜,只能仰賴館方向教育部和國科會申請人文圖書補助,或與各系所合作專題研究計畫爭取經費。

面對網際網路、資訊科技和學術傳播的衝擊,以及電子書及電子資料庫的大量出現,圖書館──包括大學圖書館存在的必要,確實有人質疑。有研究者從二〇一一年七月美國出版的《大學圖書館期刊》提出這樣的關切:「讀者真的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圖書館員了;圖書館員的服務,即便是免費的,也沒有讀者跑到圖書館的時間值錢」。

大學圖書館努力的方向,是思考如何整合資源,建立圖書館的特色,發揮更大的邊際效益,並擬定各項措施鼓勵師生與校外研究者多多進圖書館,而不是鴕鳥般縮減開放時間。

北藝大會出此「下」策,是因為出了一位以急功近利著稱的校長,他曾就「圖書館開放時間調整」與戲劇系洪姓老師有一段經典對話:

校長:圖書館的三樓自修室二十四小時開放,內部還有三間討論室,九間研究生研究小間,也有電腦,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時開放,比過去到圖書館更便利,四至七樓適當的節能減碳有何不妥?

洪師:大學是學識與知識的殿堂,圖書館是師生在課堂外研究、進修的最重要場域,怎能輕易縮短開放時間?校長把四至七樓藏書和三樓自修室功能相提並論,有魚目混珠之嫌。

校長:北藝大學生上圖書館的時間跟人數有記錄可查,資源應該善用,現在提供的是更好的二十四小時的便利性。請問您一學期有幾天在六點後出現在圖書館?

這段對話很有趣,面對質疑,校長反問洪老師「請問您一學期有幾天在六點後出現在圖書館?」,他大概是以自己使用圖書館的習慣來作思考?北藝大學生最需要的,並非K書中心式的二十四小時閱覽室,典藏書庫的運用才是作研究、創作的靈感來源與書寫依據。

依北藝大校長的邏輯與其一貫的做事方法,圖書館功能不彰,就要求新求變、謀求「雙贏」。如果當年北藝大圖書館興建計畫可以回到原點,也許有人會像現任校長一樣,認為與其編列大筆預算,興建硬體建築與空間設備,外加一定的人事組織編制,以及持續購置的圖書文物……,倒不如把圖書館虛擬化,全校師生每年每人發五千元「圖書閱覽費」,到其他公立圖書館看書呢!

北藝大圖書館縮短開放時間的「改革」鬧劇,最後勢必無疾而終,令人遺憾的只是,學校領導人以及總務處善於逢迎的「虎仔」,怎麼會以省電、使用率過低為由,企圖大大縮短典藏書庫開放時間,在關渡山上演出一齣荒謬劇?

*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