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香港的「在地」價值為何珍貴?

2014-06-24 12:35

? 人氣

香港620反新界東北發展集會一角。(資料照,騰訊大家網)

香港620反新界東北發展集會一角。(資料照,騰訊大家網)

一個故事有許多種講法,一件事也同理。掛心香港事的,對「新界東北發展」爭議早有耳聞。不大關心的,或許也看了《竊聽風雲3》,約略知道新界的土地發展問題,還記住了「丁權」這詞。電影裡故事爛尾,其實不怪導演,如果從殖民地年代頒布丁屋政策至今近半個世紀留給新界的土地問題,兩小時電影就能擺平,那電影外的「新界東北」也不會讓梁特首撓頭到搬出金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來呼籲港人合作——不過這種捉錯用神的效果,倒是和《竊3》裡幾個土豪突兀地唱起TVB懷舊主題曲有得一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會認為,「新界東北發展」爭議裡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是最近激烈到不得了的立法會,不是討論背後多大比例上在「反深港融合」,甚至也不是地產商的利益輸送(香港地產問題的貪念又非新界獨有),而是一種近年來在香港逐步凝聚受到重視又難能可貴的本土性:在地。

《竊聽風雲3》裡,站在農地上的周迅反問吳彥祖「你不知道地是用來種不是用來賣的嗎?」其實講得做作,卻還是在戲院的黑暗裡,微妙刺中了人心。「土地」這個詞,距離我們有多遠?先不談香港,內地年輕人怎樣看待土地?我很少在一線城市聽到80、90後去討論這議題。我們習慣於討論房產地價租金,但不是土地。

「土地」在單一扁平的城市生活結構裡是很飄渺的概念,和大多數人無關。又有多少年輕一輩會對溫鐵軍所說的「如果不瞭解鄉土中國,你連一個做中國人的資格都沒有」心有戚戚?整整一代渴望向社會上層流動的學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拼了命也要考上大學,考去城市,脫離農村,擺脫自己的「鄉土」身份。無數年輕人,透過艱困高考獲取高等教育機會,就是為了徹底脫離生養自己的那片「土地」。

談土地談農業有什麼功用?我們先來認識一個新界人。他叫袁易天,港大比較文學系畢業,父母都是新界農人,從小有幫家人務農的生活經驗。香港回歸那年,他放棄城市工作在粉嶺找了塊農田嘗試有機耕種,當起了「農夫」。

同齡人的職業績效以三年五載去計,可種地是漫漫的一生一世,急不得。十幾年來,他把青春都給了新界農田。前兩年一場討論農業和城市發展關係的講座上,他說:「想呼吸一口清新空氣,想見見綠色……這就是農業的功用。」

如今「新界東北」吵得如火如荼,他又站出來告訴人們,「新界東北」計畫發展的上水、粉嶺、沙頭角、打鼓嶺這幾處主要區域,都是最宜耕宜種的好地,這些土地上能種出蘭芥、雷公鑿苦瓜、唐芹、白通和西洋菜——最在地的香港的菜。農業有什麼功用?這些看得見的本土食材,天然有機,吃進口裡,滋養的是本土的生命。

《竊3》的兩位導演麥莊在訪問中質疑人們何須如此沉迷「發展」?「發展」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習慣,就像我們習慣認為「香港地少人多,當然更談不上農業了」。可事實上香港不是沒有農業,近年更有趨勢許多年輕人主動選擇像袁易天那樣走進農田耕種,香港只是「一塊農地都不能少」,不能用「發展」作為摧毀農田生態的理由。更何況這「發展」還把「私人發展」和公共用途混在一處。單以粉嶺北為例,八成地都要拿來建私樓。

【香港80後對「本土」的愛】

「反新界東北發展」的呼聲裡,許多站在最前線的,是香港本土的80後。像卓佳佳,一個很年輕的女孩,2007年才進大學,野外考察機緣巧合愛上了粉嶺北的農地,她協同馬屎埔村居民一起成立了實踐永續農業的「馬寶寶社區農場」。

日前,她在公開發言裡告訴香港人:「當有了土地和本土農業,我們雖然不能一下子瓦解資本集團,但至少我們會有選擇空間,生活上多了一種可能性。」——你會發現,這班香港年輕人所表現出的「反抗」意識,不是泛政治化的。

他們不像他們上一代那樣背靠大歷史框架去投身社運,他們也沒有知識分子那種抽象的價值執迷。這批香港「80後」是實打實生長在本土,他們的成長環境決定了的他們的主體性沒受到太多殖民浸染,也不會被裹挾進大中華的身份認同裡。他們愛的,就是伴隨他們從小長到大的香港,他們想在這裡生活、生產、呼吸、自給,想要這片土地擁抱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這批年輕人的「本土主義」想法是「在地」,是從個人實踐出發。信念對他們來說不是高大空洞的價值,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內容。他們沒去選擇那種一萬三萬五萬拼資歷搏加薪的生活模式,他們敢於放棄自己在主流價值所肯定的向上流動的社會階梯中的位置,和新界村民一起種菜,過一個月用幾千塊的生活。他們不依賴「發展」的大系統也活得不錯,而他們也想把這種「生活」展現給新界之外的更多人。

「馬寶寶社區農場」四年裡辦了300多次導賞團,都是卓佳佳自己去帶。這個小女生走在烈日暴曬的農地裡一次又一次去跟人解釋「新界東北」是怎麼回事,食物、生活、農業、發展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她想讓更多港人明白「土地不屬於人,是人類屬於土地」,所以當她講出:「土地資源不是上一代留給我們,而是我們向下一代借用」時,我會覺得比《竊3》裡周迅的煽情反問更有力量也更讓人信服得多。因為你看得見她對土地的情感,也看見她在紮實地耕作。

其實在我們討論香港問題時,不是一談本土一談在地,情緒就要對立劍拔弩張。「在地」論述在香港開始得很晚,近年才逐漸形成一股趨勢。而這觀念本身的正能量,單看韓國就是好例子。

韓國農協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提出「身土不二」口號,出自大乘經的一句佛偈,成了照亮民族主體性的明燈。韓國媒體當時大力引導國民相信,吃自己土地上生長出的農作物才最健康,還透過各種渠道讓國人瞭解本土的農林漁業土特產。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韓國人信賴國貨、自給自足的消費模型從農產品一路延伸到科技、製造業、輕工業乃至文化產品,他們對「本土」的信心久而久之成了信仰。

本土首先要有「土」。「新界東北」爭議歸根結底就是要挑戰發展的迷思。如果「發展」的前提不是「永續」,反而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毀掉良田,那麼這「發展」就充滿遺憾,完全沒從「人」的角度出發考量。

對常年生活在都市遠離自然和農業的我們來說,「身與土」看起來似乎並不依存,所以城與鄉、人與地、昆蟲與瓜田間的共生關係也普遍被忽略。的確這些內容,和股票數字和朝九晚五和消費帶來的愉悅是沒什麼關係,但卻是我們活著的最基本支撐。

在地,就是對本土的愛。你愛一個地方,才會愛它的農地、鄉郊、空氣和水,然後才談得上從中提煉結連文化和生活習慣。地道港人裡,又有多少愛這個「我城」並不繁華的部分?瞭解新界一直有「耕住合一」的生活模式?卓佳佳那班年輕80後,恰恰就是想讓更多港人知道香港不只有「城市規劃」也可以有「城鄉規劃」——香港有鄉有地有田需要保護,不要急著把它們剷平兌換成幾十層的居住單位。

【「在地」是一種觀念改變】

那我們再來談「反抗」。在「反抗」這件事裡站在最前線的人,就一定具有某種暴力色彩嗎?試想一下,一群每天在關心怎麼耕田運菜怎麼多種樹吸引些雀鳥吃害蟲的人,能有多暴力?能想去爭些什麼?他們擁抱的是這個地方,也是人與人的關係。這些香港的80後不像他們上一代那樣把家國掛在口邊,但也並沒有證據證明他們非要跟體制對著干。就像卓佳佳說:「摧毀新界的過程,是一種由上而下、資本壟斷的權力,那才是我們真正要面對和抵抗的。」

所以如果我們把這班年輕人的訴求放在「反抗」港府層面,其實是低估了他們。他們為了他們所嚮往的「在地生活」,付出了世俗意義上的物質生活代價,他們不貪圖半吊子的兼顧兩全,他們要的就是有機的天然的生活。他們真正反叛和對抗的是更高層面的資本與權力所形構出的意識形態霸權。所以他們是很顛覆,但也很平和,比高喊口號的「左膠」更顛覆,又比唯恐天下不亂的「右膠」更真正懂得「本土」。

顛覆一種根深蒂固的結構性霸權,其實遠比政治口號層次上的對抗衝擊更艱難。「在地」的可貴在於這些實踐者們身體力行地嘗試從「發展」的大系統裡脫身,也希望更多人能有醒覺——先不說是否加入他們的行列,至少不去助長這個大系統滾雪球似的吞沒一切,連新界的農地也要貪婪吃掉。

當這些本來與世無爭活在土地上耕種的人,有朝一日連地都沒了,眼睜睜看著一塊塊良田要變成商場別墅私人物業,他們可以怎麼辦?他們的「反抗」從一開始就不是街頭革命那種行動模式,他們只是沒有退路。「發展」的巨大怪獸迫使他們絕地抗爭,背水一戰對抗資本主義發展觀主導的那個最終結構。他們很憤怒,只因那結構太貪婪,迫人屈從同一套「幸福標準」,連第二種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都不給。

「正是因為我們的上一代沒有瘋狂開發新界的鄉土,我們才有保護和回眸的空間。」其實讀到卓佳佳這句話時,我更感動於他們目光的長遠。一件事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理解角度,我無意在此背書他們抗爭的合理性,甚至無意於梳理「丁權」這個殖民年代的後遺症作為香港本地土豪資本的剝削結構,怎樣和大資本膨脹後結連政治的壟斷結構一起形成雙重剝削結構,再借堂而皇之的「發展」價值觀,去傷害新界的本土生活方式與美感。我只想回到卓佳佳他們2010年建「馬寶寶農場」時的那個根本宗旨:永續。

「在地」同樣是為了「發展」,重塑有機農地的食物鏈、重塑城、鄉和人的關係是為了「永續發展」——「發展」人對土地的情感和生存依賴,「發展」人順應天時、不時不植的對自然法則的謙卑,「發展」人們對香港其實也有農業、香港人其實不是自私又短視只圖財富的重新認識。

「在地」價值不只是和農民一起呼吸,也是分工改變社會保留原鄉的一則新的香港「發展」故事。移風易俗勢必透過幾代綿延才有效力,但有意識地接續,就有了世代傳承的觀念。

從前香港的主流趨勢和內地一樣,沒人想留在農村,人們看不起農夫的勞作,意識不到耕種不是「低下技術」而需要動腦鑽研不破壞泥土的有機竅門。但香港在我心目中的好,或許就是當它的資本優勢發揮到九成之後,還能留有一成力,去培育回歸初心回歸「在地」的正念。

愛重土地身土不二,人才會獲得源源不斷的養分與尊嚴。而這班80後年輕人所堅持的念想,也是香港新「本土性」裡濾掉非理性擾攘的最珍貴內容。

*作者為香港媒體人,文化評論人(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http://goo.gl/aJdbYJ

責任編輯:代金鳳。)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選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