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安然無恙不比遺憾好─挪威七二二屠殺案之後

2014-05-22 11:13

? 人氣

因為布列維克,我們對挪威右翼的進步黨也許有了某些認識,它在媒體上呈現出的形象,似乎已被歸為極端民粹的政黨,長期派駐挪威的英國《金融時報》新聞評論員彼得(Petter Nome),在檢討這次「七二二事件」時,甚至意有所指把矛頭指向進步黨,認為民主國家雖然可以有宣揚不同主張的自由,但這些民粹主義政黨的存在,很可能無意中助長了一些邊緣思想者變成仇恨和暴力的發動者。

布列維克的反穆斯林觀點,和對多元文化的恐懼,都和進步黨的主張相近,而他也確實曾被進步黨延攬擔任要職,彼得雖然沒有把進步黨主席顏森(Siv Jensen)說成是暴力行動的支持者,卻要她負起責任,因為她極可能為一群急躁的追隨者營造出一種使人亢奮的環境,讓這些人以為可以用暴力、仇恨當作某種發洩的手段。

進步黨在挪威一百六十九席國會席次中占了四十一席,目前是挪威第二大政黨,二〇〇九年大選,顏森率領的進步黨,甚至一度被認為可能取代工黨的地位,成為挪威國會第一大黨,挪威也將跟隨瑞典腳步,政治上由左轉右,結果因為挪威人對進步黨極右的言論有所疑慮,最後還是決定讓言論相對「溫馴」的工黨繼續執政。

這段時間以來,進步黨因為爆發黨員性侵案等醜聞,聲望一落千丈,另一右派保守黨趁勢而起,且以溫和右派自居,吸引了有意為這個國家帶來更多改變和刺激的選民支持,突然取代了進步黨的地位,成為二〇一三年國會大選時工黨的最大威脅,原本和進步黨的合作關係,也因為遭進步黨譏諷投機、立場不堅定,雙方關係有些生變。布列維克發動的「七二二事件」,對向來以敢言、趕衝的進步黨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打擊,讓進步黨更為莫可奈何的是,布列維克當初正是嫌進步黨的手段不夠激進,才選擇脫黨自立門戶,今天卻被指為是偏執狂的推手。

就在極右的布列維克重創右派形象,左派的挪威總理史托騰伯格柔情攻勢,減輕了外界對他所領導政府的批判,個人聲望反而創下前無古人的新高。而我原以為進步黨應該就此一蹶不振,至少得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但挪威媒體調查發現,「七二二事件」後同一時間,挪威年輕人加入政黨的數量突然大增,而且是七個主要政黨的青年黨員都有大幅成長的跡象,被未獨厚工黨。

一如史托騰伯格對眾人所宣示的,挪威將以更民主、更開放的態度,證明他們並沒有被這起暴力事件打倒,而挪威年輕人加入不同政黨的舉動,對於「更民主的挪威」,未嘗不是正面的幫助,過去對政治冷感的挪威人,因為「七二二事件」有了醒悟,至少知道自己無法再對任何政治上的意見置若罔聞,冷漠,可能也是這起事件的幫兇,同時也許也稍微修正了英國媒體評論員彼得的論點,因為此種社會仇恨和暴力究竟如何形成,恐怕無法單就某個政黨的政治傾向導出結論。

當歐洲各國急於討論極右派造成的恐懼時,挪威社會卻在討論另一個對他們來說更為迫切的問題,並非極右政黨是不是間接鼓勵了布列維克的惡行,而是反向檢討自己的社會,是否因為過度強調和諧,壓抑了不同立場者發表言論的空間,邊緣化了原本也該重視的意見,各政黨青年黨員明顯增加,正好凸顯這個社會多元意見的存在,並沒有因為布列維克一個人而走向一言堂的死胡同。看來挪威人的自我檢討,要比彼得的觀察更為深刻。

這也是令我感到好奇之處,史托騰伯格的支持度躍升到九成,顏森的聲望跌至谷底,結果彼此政黨的支持者並未隨之起伏,而是依照原本自己的信仰價值做出選擇,挪威青年加入進步黨,我想應該不會是為了聲援顏森,更不可能是「顏森迷」動員而來,反而很可能是希望藉由進步黨的壯大,剔除可能的偏激分子,由他們重新代表進步黨發聲,而非任由極端主義的狂熱者玷汙政黨的信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