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觀點:蔡英文的影視國家隊 看蔡政府拯救影視產業的強心針

2017-03-05 06:50

? 人氣

最近大陸導演張藝謀的電影《長城》在美國票房不佳,則是再次證實,影視作品是沒有公式的,砸大錢並不保證就有相對回收,這當中關係著作品的製作與創意、行銷運作、通路安排等等,甚至對不同地區市場,還要瞭解當地文化,有不同的營運經銷計劃(譬如《長城》在美國的上映日期便該多加斟酌),每一項都需要操作者的長年經驗與專業規劃。影視作品首映後的接續操作,甚至更重要—多方、多項目與長時間的慢慢回收,才能延續作品的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多電影製片或導演,在向金融機構或大企業尋求資金時,經常因這些操作方式無法取得投資方理解,造成彼此無法完全信任,進而造成大財團對影視產業投資,就是將錢「丟到水裏」的印象,頂多是換得公司「願意支持本土作品」的好形象罷了。

台灣影視產業有潛力,要更開放心胸迎接外資

其實無論圈內圈外人都會同意,台灣影視作品素質不但不差,而且在華語界,甚至國際影壇上,經常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但為何這近幾年來,台灣電影從《海角七號》復甦了本土片製作與票房之後,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達到高峰,之後卻開始滑落?

而電視劇從進入2000年後開始的偶像劇風潮,不斷有作品輸出到大陸與世界各地。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更創下一集超過200萬元新台幣的版權費,甚至還將故事版權賣給南韓翻拍,但從此台製劇外銷大陸的價量,卻也是持續下降。雖然這當中與大陸廣電總局的「限外令」有些關係,但反過來看,陸劇外銷台灣的價格,能從《後宮甄嬛傳》的一集數十萬元新台幣,暴增到5年後《羋月傳》的數百萬,陸劇在台播出時數更是每年成長,更別提台灣影視人才不斷外流的問題了。

就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影視作品叱咤東南亞,但到了80年代後期,卻由於各種因素,開始跌到谷底,進入近20年的低潮期,這些現象都已經證明,台灣影視產業光靠台灣本土市場,是不足以維持的。如今產業再度面臨危急存亡之秋,大陸市場的規模以及影視產業的操作方式,則是台灣影視界必須掌握與瞭解的對象。

回到問題的根本,影視產業最源頭的問題還是資金來源,如今蔡政府與文化部終於正視這個問題,不再只是扮演散財童子,更願意出面扮演電影人與民間財團媒合的角色,是令人興奮且期待的發展。

事實上,金管會在2013年所成立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及融資服務辦公室」,就已經在做相關業務,鼓勵金融機構對創意產業放款,且至今成效還不錯。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止,全體公營銀行對文創產業的融資放款已達新台幣4,852億元,不僅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35%,也大幅超前金管會原訂3年放款3,600億元的目標。

但是光靠公營銀行融資是不夠的,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最近已經不止一次地在媒體與公開場合表示,2017年,台灣經濟發展成長的關鍵就在於民間投資,蔡政府與文化部若是希望台灣影視產業復甦,更應朝開放與幫助民間資金挹注,尤其金管會與投審會,在審核外資投資影視產業時,更應以開放、樂見其成的態度,幫助影視產業成長、成熟;就連棒球經典賽的國家隊,都需要受過國外訓練的旅外球員助陣,代表國家出擊了,何況是蔡政府口中的「影視國家隊」呢?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16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