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博士只有20k?博士還有20k哦?!

2014-05-05 16:56

? 人氣

美國學者研究「就業不均衡」就發現,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內容與與學歷不成正比:如念政治學者畢業後去當酒保,讀文學者當商店店員,過去10年,美國大學生的「就業不均衡」增加了近1成;而這些學生中,有4成在待業中,其中尤以主修人文藝術的最多。即使找到工作,他們的薪水也只有同儕的一半,長期下來差距更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其實就是大家用「白話文」說的熱門科系問題。雖然,許多人或許浪漫的幻想著大學如古希臘時代,專心研究學問即可的天堂,但現實則是大家遲早要畢業,接受職場檢驗。因此,熱門科系幾乎沒有例外就是就業市場熱門、有一技之長的專業科系。《時代》這篇報導就說,這個世界大部份工作,仍需要大量運用科技、技術和數學,因此學習文科、藝術的學生, 實在相當吃虧。

江宜樺是政治學教授,他的博士學生,顯然不是可「大量運用科技、技術和數學」的科系出身;念完台大博士只有20k。相較之下,周遭認識多位學歷差但學有專精的麵包師傅,到烘焙教室教課一天─真的只是教一天課,少則1.5萬、多則3-5萬元的師資收入。

所以,這與是否有博士學位關係不大,但與是否擁有專長、及此專長之市場需求,還有是否在這個行業達到出類拔萃關係較大。更悲慘的是:這是一個已經進行一段時間的趨勢,而且,未來還會持續。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從2007年以來以來,新技術取代了傳統的辦公室員工,美國的管理職位增加38.7萬個,但辦公室職員崗位卻減少了近200萬個。新科技─主要是全面的電腦化─普遍的削減了辦公室職位;從出納員、簿記員到檔案管理人員、打字員、文書行政人員….的數量一直下滑。麥肯鍚一份研究指出,可以固定化、自動化的常態性交易與生產工作會繼續減少─換成白話文,就是文史科系的工作機會將持續減少。

國內一家人力銀行業者曾根據其資料庫作過分析,研究不同科系學生畢業10年後的薪資情況,結果發現即使是如台大、清大、成大、師大等所謂傳統名校,念文科者有8成以上,在工作10年後月薪仍低於5萬,其中清大的語文人文科系有85%月薪在5萬以下,同樣是清大,該校電機電子科系則是有8成月薪超過5萬。而表現最佳的對照組是交大的資工電算科系,有84%月薪已超過5萬元。

就業市場上對不同領域供需強弱、是否具進入障礙門檻的專業技術,就很殘酷的反映在薪資水準上。而國家對教育資源的配置未能隨著市場變動調整,結果是就業市場需求高的科系擠破頭,需求低的科系不裁減,繼續維持虛胖。進不了熱門科系者只能到冷門科系蹲4年,畢業後面對的就是就業市場的邊緣化。政府不對教育資源配置作調整,一般人持續活在「不問專長,念完博士就有好工作」的幻想中,甭多久,比20k低、只能拿基本工資的博士大概就要出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