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即將上場 林峯正:人民參與審判已是社會共識

2017-02-02 20:11

? 人氣

總統蔡英文積極推動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資料照片,總統府)

總統蔡英文積極推動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資料照片,總統府)

司法改革是總統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最獲共鳴的議題。總統府為籌備司改國是會議,經2個月就會議的討論內容徵集民意,收集近1000筆意見。負責司改的國安會諮委林峯正今(2)日指出,所有針對制度性改革的建議,都歸納在20個大議題內,將分5組討論,「不會吃掉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意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場司改國是議會分組會議,2月20日登場

經過第1階段的徵集意見,在6月下旬召開國是會議總結改革方案前,總統府將在2月至5月間舉行第2階段的分組會議,共有5個分組,每組每2周至少開1次會議,3個月至少會有6次分組會議,首場將在2月20日登場。

林峯正今對媒體說明國是會議籌備進度,他指出,除了針對個案的意見外,籌備委員會已就針對制度面提出的意見整理出96項議題清單,再歸納為20個大議題,分5組討論。

「20大議題,分5組討論」

他指出,這5個分組將討論的主題,分別是「建立保護被害人與弱勢者的司法」、「建立全民信賴、公正專業的司法」、「建立權責相符、高效率的司法」、「建立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以及「建立維護社會安全的司法」。

林峯正指出,每組分組會議將有75名代表參與,法律人包括10名法官、10名檢察官、10名律師、5名法律學者,以及40名「非法律人」代表;法官、檢察官及律師共30名代表中的2分之1由票選產生,票選工作正進行中,其餘則由推薦產生,除籌備委員可推薦外,籌委會年前也請在意見徵集期間曾提供意見的41個民間團體推薦人選,籌委會將在2月13日討論決定,並再對外說明。

在這些議題中,林峯正說,可看出「人民參與審判」已是社會共識,日、韓過去這幾年也都引進相關制度,並做了調整,現在各個有讓人民參與審判的國家都不再單採陪審或參審制,台灣如何引進相關制度,才不會太擾民,讓社會無法承擔,或者,即使有人民參與,卻仍是法官判決,應多聽非法律人的意見。

司法轉型正義也會討論

關於司法之轉型正義的議題,林峯正指出,提出這項意見者希望台灣能學習德國轉型正義的經驗,檢視獨裁政權時期的司法人員是否適任,戒嚴時期遭到不當審判的案件能否能重新審判也會涵括在討論內。

在1999年的司改國是會議曾達成司法院「審判機關化」的基本結論,卻因《司法院組織法》的相關修法被卡住,而無法達成。林峯正說,這個議題也會再度提出討論,這其實是符合《憲法》指司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的規定,最高法院常出現法律見解不一、矛盾的判決也與此制度沒有改革有關,但終審法院與憲法法院的關係是要採美國的一元制或者德國的二元制,以及司法院的司法行政權是否要回歸到法務部,社會對此能否接受,都仍是很複雜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