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平心而論,兩邊真的沒有一樣爛

2020-01-10 05:40

? 人氣

畢竟喜不喜歡一個人是感性判斷的領域,但是相信一個任有沒有能力做好事情卻是純然理性計算後的決策;以「理性」而非「感性」主導做出選擇總統的決定,不才是實踐公民投票權的真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人民當初因為厭惡傳統政治人物的官僚,不論能力、合適度而選擇了川普;很多人說穿了是在用選票「懲罰」過去傳統的政治人物,但到頭來選舉的結果,到底真正懲罰了誰呢?

高雄人民也曾用同樣的邏輯趕走了長年盤踞高雄的綠營勢力,卻沒想到換來一個搞不清楚政事、幹了四個月左右就打算「高升」的市長;因此若能以「能力與合適度」而非「喜歡與否」,是不是在政壇人物的選擇上能少走點冤枉路呢?

「誰當總統都很爛?」:維持主權獨立的完整

「反正誰上來當總統不都做的一樣爛?」這或許是許多人心中,選了幾次總統後失望的總結。

但若仔細分解,可以發現這個問題的兩個層面;

總統是什麼?該負責什麼事情?
是不是總統誰來做都一樣爛?要怎麼衡量做的怎麼樣?

一層一層的來拆解,首先就必須先瞭解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總統」的定義為何?又該負責什麼?

總統,根據定義是「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所以簡單來說可以分對外(國際間)與對內(國內)。

不可否認國內的施政表現絕對是考慮總統人選的關鍵,但更不可忽視的是代表台灣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發聲的力道與形象的維護。

施政上,每位總統可能都滿足了一些族群、得罪了一些族群,要一概而論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難有簡單的結論。但在國際間的主權問題的堅持與維護,相較之下就較容易看出差異。

假設有一個簡單的量表,總統在國內與國際間的表現都以10分為滿分。不論國內施政表現的差異,每任總統施政的總體表現區間基本上都會落在1~9(排除極值最差的0和最好的10);

但在「維護國家主權在國際間的完整」上,堅持台灣主權獨立不可侵犯與曖昧不明的委曲求全,在主權獨立議題上,兩黨候選人的主張與表現就有明顯的區別。

筆者私自以為,「總統」很大的職權就是要維持台灣身為國家的獨立,在國際間挺指腰桿而爭取認同,否則怎麼能稱得上「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呢?

「政治無感幹嘛一定要選?」:不選擇終究也是一種選擇

「我就是對政治無感啊,幹嘛一定要逼我作出選擇?」或許這才是許多選民們,對一切大聲疾呼無動於衷的真正原因。

的確,其實做選擇是困難的;因為做出了選擇後,基於人們天性中「言行一致」的心理天性,會驅使人們想要為過去做出的選擇辯解與負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