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汽車銷量連續17個月下跌,國有汽車製造商聯手對抗不景氣

2019-12-30 11:10

? 人氣

這是在吉林長春的一汽-大眾倉儲停車場內拍攝的等待外運的汽車(新華社)

這是在吉林長春的一汽-大眾倉儲停車場內拍攝的等待外運的汽車(新華社)

全球汽車行業的低迷促使汽車製造商們結成聯盟,集合技術和資源。如今,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兩家大型國有汽車製造商在面臨國內行業壓力日益增長之際,也採取了這樣的舉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 簡稱:上汽集團)和規模較小的國有汽車製造商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 簡稱:廣汽集團)本周早些時候簽署了一項協議,雙方將在開發下一代技術和海外擴張等領域展開合作。

這兩家公司表示,此次合作還包括開發汽車共享和車電分離等新商業模式,但不涉及股權。

在汽車行業中,規模對於高效開發和製造至關重要,近年來結盟變得越來越常見。汽車生產商要開發新技術,還要與網路叫車領域的Uber 和自動駕駛領域的Google 等新來者競爭,面臨的成本不斷攀升。Google是Alphabet (GOOG)旗下子公司。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本月早些時候,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和標緻雪鐵龍集團(Peugeot)同意合併,締造一家總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的巨頭。近年間,豐田汽車公司(Toyota)增持了規模較小的日本車企鈴木汽車(Suzuki)、馬自達(Mazda)和速霸陸(Subaru)的股份。

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和本田汽車(Honda)已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生產燃料電池併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據諮詢公司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估計,中國大大小小的汽車生產商有80家左右,還有180家汽車組裝商。

高管和分析師多年來一直表示,該行業應該整合。還有一些人認為,當前的市場狀況正迫使汽車生產商採取行動。

經過近30年的增長之後,中國的汽車銷量已出現連續17個月的下降,導致一些本土和外國汽車生產商的銷量和利潤持續下滑。受衝擊最嚴重的是一些面向中小城市銷售低成本汽車的中國汽車生產商,在刺激銷售的汽車購置稅減免措施於2017年取消之後,這些生產商的銷量出現下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上汽品牌汽車的銷量同比下降16%,至220萬輛。該公司今年前九個月的淨利潤下降25%,至人民幣207.9億元(合29.8億美元)。

2019年前11個月,廣汽品牌汽車銷量下降28%,至35.1萬輛;該公司今年前9個月的淨利潤大幅下滑36%,至人民幣63.4億元。

中國國有汽車生產商與全球汽車廠商成立了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外國品牌汽車,上述銷量數據不包括根據這些協議銷售的汽車。上汽集團與通用汽車和福斯汽車(Volkswagen)組建了合資企業,廣汽集團則與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建立了合資企業。

上一次一些規模最大的國有汽車企業進行合作時,曾令人猜測低效企業可能合併。2017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China FAW Group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Dongfeng Motor )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簽署了協議,合作進行技術開發。但是這些企業之後並沒有合併。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駐上海的企業研究主管楊菁稱,雖然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汽車行業有可能繼續整合,但未必意味著國有汽車企業會立即合併。國有汽車企業通常隸屬並受控於不同政府部門,並且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資產。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