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從一觀點:新南向怎麼走?

2017-01-04 07:10

? 人氣

新南向與一帶一路在東南亞與南亞正面對上。(圖為馬來西亞)

新南向與一帶一路在東南亞與南亞正面對上。(圖為馬來西亞)

新南向政策的重點不在於如何與舊南向政策區隔,而是如何與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區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南向是我國國家政策,一帶一路是對岸的國家政策,兩個國家政策在東南亞與南亞正面對上,特別是在東南亞。

在外交、軍事、教育、經濟、財力甚至人才方面,台灣都很難在規模上競爭。倒是在「議題設定」、「概念設定」的層面上,政府可以思考一下以下這點,而弔詭的是,這是從對方那裏學來的。

海上絲絲之路,正是北京「一帶一路」之發軔。(百度百科)
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將與北京的「一帶一路」正面對上!海上絲絲之路,正是北京「一帶一路」之發軔。(百度百科)

幾年前,我還在北醫大擔任人社院院長時,帶隊訪問浙江大學位於西湖畔的附設第二醫院,浙大附二醫的主管分享了他們醫院的轉骨經驗。浙大派人到美國最好的醫學院(特別是應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學習,一個單位對一個單位地去學,例如骨科對骨科,醫學基礎教育對醫學基礎教育,採購對採購,掛號對掛號....,每一組人都花了至少半年時間,目標是所有的硬體、組織、制度、法規、know-how等知識,都要copy回浙大。

他們幾乎成功了,除了一件事完全做不到:醫學倫理(醫學人文))。為什麼醫學人文學不來?因為人不同、文化不同、價值不同、品味不同,當然,連說話都不同。科學與技術或許世界通用,比較容易移植,但是人文一定是在地的,在地問題必須在地解決。

現在,你可以發現,一帶一路做不到的地方了:所有涉及在地文化、在地生活、在地價值、在地人...等這些在地小東西,再多的錢,再大的財團,再大的軍艦,都沒辦法,強壓下去,只會有反效果,甚至是請鬼拿藥單。

台灣可以做的是「在地經濟發展模式」、「在地社會發展模式」的know-how的研究與發展,這些都是照顧一般人的經濟、尊嚴與生活的方法。

我還記得成大人社中心戴華教授說過一個故事。馬來西亞有一個島,這個島嶼上的社群是由金門後裔所組成的,已經有3-400年之久了。那邊的頭人說,鄉裡所遇到的問題與台灣鄉村所遇到的問題極為類似,他們很期待台灣這邊能協助他們解決在地經濟發展、文化保存與青年留鄉的問題。中國的大商團不會在意這些遍布東南亞各處的庶民社會(無論華裔與否),就算在意也沒有能力解決在地居民的問題,回應當地人的期盼。

往在地走,不僅南向走得通,東向、西向、北向也都通。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