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科學共和國》的人文本質─從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談起

2016-12-31 06:50

? 人氣

赫托巴赫演講時,與中研院院長眼神交會。(圖片來源:中研院)

赫托巴赫演講時,與中研院院長眼神交會。(圖片來源:中研院)

從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獲獎科學家談起

獲得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科學家:李遠哲(1936出生)、赫托巴赫(Herschbach,1932年出生)與波拉尼(Polanyi,1929年出生),三人在2016年11月7日齊聚中央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參加第16屆國際立體動態學研討會,廖俊智院長到現場致詞,表示「對科學充滿熱情、專注於基礎問題與對志業懷抱希望,是三位科學家共有的人生哲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赫托巴赫是李遠哲當年的指導教授,臺灣媒體已經做過相關報導。赫托巴赫的一生也是充滿精采與傳奇,他從平凡家庭出身,在高中與大學時代是美式足球明星,先後研讀數學、物理與化學。他在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指導李遠哲取得博士學位之同年,也被挖角到哈佛大學任教,李遠哲也跟著到哈佛進行一年時間的博士後研究;他們震撼化學界的突破性研究,就在這一年產生。

赫托巴赫、李遠哲、波拉尼(來源:諾貝爾獎網頁)
赫托巴赫、李遠哲、波拉尼(來源:諾貝爾獎網頁)
台大校長楊泮池、赫托巴赫、波拉尼、李遠哲、中研院副院長在2016年11月7日合影。(取自中研院)
台大校長楊泮池、赫托巴赫、波拉尼、李遠哲、中研院副院長在2016年11月7日合影。(取自中研院)

順便一提,這個故事說明研究志業不能中斷的事實;相反的,新進研究者在臺灣的私立學校任職,會被強迫去衝刺招生場次、發布新聞稿篇數…等,被要求呈現顯而易見的「立即績效」。不過,我這篇文章是接續學術倫理議題,因此將焦點放在第三位獲獎者波拉尼的傳奇學術家族故事,尤其是關於他父親麥克波拉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著作〈科學共和國:它的政治與經濟理論〉(The Republic of Science: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eory),刊登在哲學期刊《Minerva》;「Minerva」的原意是希臘神話的智慧女神。以下內容是針對(父親是麥克,獲得諾貝爾獎的兒子是約翰)波拉尼(Polanyi)做討論。

波拉尼、愛因斯坦、羅素三者之間的關係

Polanyi是一位醫生、哲學家、經濟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尤其是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istry)研究的先驅。波拉尼出生於匈牙利的猶太家庭,在布達佩斯大學(U. Budapest)研讀醫學的同時,也發表熱力學(thermodynamics)論文;但評審論文的德國教授Bredig沒有把握斷定Polanyi論文的創新觀點,就在1913年初寄信給當時居住在蘇黎世的愛因斯坦(Einstein, 1879-1955),向他徵詢更專業的意見。結果,愛因斯坦高度肯定Polanyi論文的貢獻,二人之間開始直接通信,愛因斯坦給予Polanyi許多鼓勵與指導。(以上內容取自波拉尼學會網頁,Polanyi的論文是和「熵」相關,原文如下:Bredig had been unable to judge Polanyi’s thesis on entropy at high pressures, and who had sought advice on it from Einstein.)

Polanyi先在1914取得醫學學位,然後前往德國研讀化學。他熱衷科學研究,卻也兩度被迫去從事醫生的工作,第一次是因為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醫官;第二次是因為匈牙利共產黨在1919年執政。當匈牙利共產黨被推翻,他才移民到德國,得以專心從事科學研究。他在1923年放棄猶太教,改信基督教,並且在基督教教堂舉行婚禮,在1929年生下約翰波拉尼。納粹在1933年取得政權,他即接受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 Manchester)的教職,移民到英國。

到了英國,羅素(Russell, 1872-1970)成為Polanyi的好友。羅素是一位數學家、哲學家與歷史學家,卻獲頒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相對的,Polanyi生前未曾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兒子持續投入物理化學分支的化學動力學(chemical kinetics)研究,終究在他過世後的第十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Polanyi未能親眼目睹自己的兒子因為延續化學動力學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否成為Polanyi家族的一個遺憾?

Polanyi在1933年於英格蘭。(取自維基百科)
Polanyi在1933年於英格蘭。(取自維基百科)
Polanyi在1956年於義大利米蘭參加文化自由研討會(Congress of Cultural Freedom)(取自波拉尼學會網頁)
Polanyi在1956年於義大利米蘭參加文化自由研討會(Congress of Cultural Freedom)(取自波拉尼學會網頁)

獲得諾貝爾獎了不起嗎?

不僅如此,對Polanyi讚譽有加的愛因斯坦早在1921年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根據各方的科學評論報導(包含維基百科),196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Melvin Calvin (1911-1997) 與196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Eugene Wigner (1902-1995),他們的學術指導教授(academic adviser)欄位都是Polanyi;前者曾經赴英國得到Polanyi的指導,後者則在德國求學時得到Polanyi的指導,而各自確定學術生涯的研究方向。就如同李遠哲和他的指導教授赫托巴赫同時獲得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一般,師生同時獲獎諾貝爾獎是常見的現象,但為何Polanyi從來未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或化學獎?

原因在於,Polanyi的研究興趣已經轉向社會科學,曼徹斯特大學甚至為他特地準備社會科學講座(1948至1958年),後來則持續在莫頓學院(Merton College)研究,他的研究成果遍及經濟學、社會學與哲學。也就是說,當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頒獎給他的學生時,如果也同時頒發給一位社會科學講座教授,這會讓其他自然科學家很不堪!我認為,以上就是Polanyi未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因為Polanyi不在乎獲獎,他在乎的是在追求真理與知識過程中的自我成長(self-improvement)。「self-improvement」是Polanyi〈科學共和國〉一文中不斷出現的詞彙。

Polanyi不算是科學哲學研究的先驅,但因為他是以一位科學家的背景從事知識論的研究,因此,〈科學共和國〉被引用超過1300次,引用的論文涵蓋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科學共和國〉利用簡單的比擬與故事,談論科學政策與經費的分配議題。Polanyi的其他知名著作包含《科學、信仰與社會》、《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與《內隱知識》等,他是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研究的先驅。

我在此小節如下。即使醫學系畢業,不一定要當醫生,因為對某些人而言,追求真理可以讓自己的心靈與上帝(信仰)更接近。不僅如此,至於是否可以獲得諾貝爾獎?Polanyi這位愛智者不屑於做這種算計。

Minerva期刊封面。(作者提供)
Minerva期刊封面。(作者提供)

「科學共和國」的制度、信仰與傳統

科學共和國涉及的議題包含:一、論文評審制度的意義與目的。二、政府是否該主導科學政策,尤其是否該往對社會直接產生效益的方向發展?資金與補助如何分配?三、科學政策應採取保守主義或是激進主義?

隸屬於應用哲學領域的SSCI期刊影響係數資訊,最高影響係數是1.738。(作者提供)
隸屬於應用哲學領域的SSCI期刊影響係數資訊,最高影響係數是1.738。(作者提供)

我依照過去的慣例,先來觀察《Minerva》被SSCI計算獲得的影響係數。純粹哲學或知識論、康德研究、黑格爾研究… 等學術期刊,是屬於人文學領域(Humanities),至於跨領域的哲學期刊(應用哲學)則同時被歸類為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如上圖顯示,影響係數最高的是《英國科學哲學期刊》的1.738,其次有《哲學與公共事務》、《醫學與哲學》、《語言學與哲學》…《Minerva》的影響係數是1.05…為何涉及哲學的期刊影響係數如此寒酸?

第一個原因是人文學期刊數量少,被引用的頻率自然少。第二個原因是期刊收錄論文數量少,當然就難於被引用。第三個是因哲學論文幾乎都是以單一作者形式刊出,例如,這一期《英國科學哲學期刊》共刊出10篇論文,僅二篇是二位作者,其他八篇都是單一的獨立作者。若沒有形成網絡與脈絡,就更不容易被引用。

獨立就孤立,孤立就無緣,無緣就無元!當然寒酸了!由於這篇文章的字數已多,加上想到自己走入文學研究後,所要面對的寒酸,真令人氣餒!讓我休息一下,下次再持續介紹〈科學共和國〉。

預告一下我將順便談及的議題,廣告常說「科技可以改變生活,但唯有文化可以改變生命。」還有,被讚譽最高的前臺大校長傅斯年、前中研院院長胡適,或現任哈佛大學校長凱薩琳(Catharine Faust)是學哪個學門出身的?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