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美中第四公報 須慎防的「川普風險」

2016-12-06 06:30

? 人氣

表面上「反中反共」的共和黨,是由美國的企業、富豪和中產階級組成,意識形態保守,講究放任經濟和聯邦主義。事實上,歷屆的共和黨政府,帶給台灣的都是比民主黨政府還要大的危機。以當年的雷根(Ronald Reagan) 政府為例,雷根在選前甚至放言要「與台灣重新建交」,但是當選後為了冷戰格局的需要,與中方簽署《上海公報》,重創了民主黨卡特(Jimmy Carter)政府制定的《台灣關係法》力量,對台灣的外交傷害巨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早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時代,表面反共親台,卻也在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安排下,與中國進行「破冰」,重建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基礎,對台灣的傷害也是歷史性的。而小布希政府八年,初期雖然有意親台抗中、甚至在南海的撞機事件後與中國關係陷入僵持。但由於陳水扁不斷挑戰美國的亞洲利益,甚至還嘗試法理台獨的可能性,觸碰了小布希政府的美國國家利益底線,所以在共和黨小布希政府的八年之後,陳水扁因為美國透露了國際洗錢組織的貪汙信息,重創了民進黨的生命力,還給陳水扁扣上了「麻煩製造者」的帽子。

季辛吉1975年12月1日訪問中國,與毛澤東握手。(取自維基)
季辛吉1975年12月1日訪問中國,與毛澤東握手。(取自維基)

簡單來說,台灣的民進黨和美國的民主黨關係較為融洽。這是因為民進黨在台灣的高壓統治時代,一直靠美國民主黨在國會的人權質詢而延續反對運動的生命力,雙方因而有革命情感。反觀共和黨,雖然是反共先鋒,但由於以企業家和富豪階級為政策的中心考量,所以執政時常常作出與該黨強調的價值觀相反的動作。細數歷史,共和黨帶給台灣的傷害頗大。而此次完全執政的川普政府,能否重視台灣問題仍屬未知。也可以說,台灣不該對共和黨的「反共反中」傳統,抱持過多期待。

台灣非其優先議題

川普在明年一月上台之後,台灣問題應該不是他想優先處理的議題。因為商人性格,川普喜歡與強權交往,像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互相讚美,就令世界為之震動。在川普「強者應該和強者一起來往」的邏輯下,他未來優先關注的,一定是美俄、美中關係。美俄關係較為複雜,因為牽涉到北約組織的防禦問題,需要長期的外交處理來弭平美俄間利益的矛盾。而美中關係則較為單純,川普在競選時已經擺出姿態,準備要日、韓盟國為保衛自己多付出代價,意思是美國影響力將逐步撤出。川普推翻歐巴馬時代的「重返亞洲戰略」,這有利於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破冰。南海問題,原本在歐巴馬政府今年二月的《陽光莊園宣言》(Sunnyland Declaration)已經得到了包圍中國的戰略共識,但是川普極可能為了解決南海爭議而推翻這個戰略部署,其中被犧牲的,可能就包括台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