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彭斯是挺台,還是賣台?是抗中,還是和中?

2019-10-29 06:10

? 人氣

當然,64.7%與19.5%可能是不重疊的兩股民意,若是如此,「抗中」心態遠低於「和中」應是實況,而後者的驟升,只顯示台灣社會在兩岸問題上的分歧加劇。變化之主因,合理推測主要就是政治因素的干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分歧中找社會共識,毫無疑問就是91.6%人民對經濟現況的不滿。重點來了,避開大陸的經濟解方,是民進黨努力想實現的政治方向,結果是難以實現。美國對中國打了一年半的貿易戰,終於也發現中美根本「脫不了勾」,這答案還不夠清楚嗎?

無論你向對岸擺出什麼姿勢,不面對根本不可能,中美尚且脫不了勾,兩岸怎麼可能脫勾?既然無法脫勾,又擺出脫勾的姿態,痛苦自困的是自己而已。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蔡英文依賴恐懼感所虛增的15%民調支持度,其實極度不穩呢?畢竟怨婦心態是一種沈重的心理負擔,一旦有脫離的解方,這15%就會迅速消失。

如此即可了解,為何郭台銘能以政治素人之姿,攫取一定程度的民意支持了。

20191006-鴻海創辦人郭台銘6日出席長風基金會前台東縣長黃健庭專題演講活動。(簡必丞攝)

彭斯這次的求和態度,以及他駁斥中美將脫勾的說法,完全打臉郭台銘的宏圖。川普政府已徹底意識到,重振製造業與中國對抗,美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資料照,簡必丞攝)

郭台銘宏觀遭「美國打臉」

郭台銘跳入政治圈,一出手就是宏觀經濟藍圖,開始時頗有解決台灣人怨婦心態的架勢。其主張說穿了,就是將台灣的命脈「高科技產業鏈」轉移到美國,換取一個新的兩岸與台美局面。

關於此,我曾一再指出這個藍圖缺乏內在邏輯合理性,郭董雖然看到了美國在製造業上完全不是中國對手的事實,尤其是高科技製造業,因此從中看到了台灣的機會,但是,重點在於美國有沒有重建製造業的決心與可能性?

答案就是「沒有」。

今天的美國,財富來自於金融業擴張,而非製造業,白話說,就是靠錢滾錢混跡江湖,這從貿易戰中美方極度在意中國的金融開放即可看出端倪。當然,美國也確實有自身在「科技與製造」脫鉤的焦慮,但深究這個國家的科技業,從業者多為外來移民,盈利方式也非來自「製造」。如今美國科技巨頭,無論是谷歌或臉書等,皆非製造業,涉及製造的企業如蘋果,幾乎都是委外生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模式能將利潤最大化,與金融業賺錢的道理差不多。

換言之,資本主義走到極致,就是錢滾錢。早已習慣錢滾錢的經濟思維,很難再回到低利潤的製造產業上。因此郭台銘的工廠一搬到美國威州,立刻面臨合格勞動力短缺的窘境,還得川普動用退休軍人彌補。某種層面來說,這個國家早已「不事生產」,要如何與生產巨頭中國脫勾?因此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鏈即便有此意願,也不敢貿然搬到美國。

彭斯這次的求和態度,以及他駁斥中美將脫勾的說法,完全打臉郭台銘的宏圖。川普政府已徹底意識到,重振製造業與中國對抗,美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或曰,美國出拳,確實讓產業移出中國,這確然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要論傷害的輕重,須知中國的主要經濟實力,出口只佔一小部分,龐然的內需市場才是中國立於不敗的基礎。換言之,產業外移絕不代表產業放棄中國市場,中國反可藉此機會加速調整產業樣態,以因應未來20年的轉型與發展。

美國的重擊只是提前了這個進程,中國短期內確實有傷,但放眼長期,未嘗不是蛻變的契機。因為加速開放,以中國的體量,只會使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更深,全球化多邊主義更形穩固,並不利於美國的單邊保護主義。

彭斯色厲內荏的正解,就在於此。

總結以上,川普確實是一個改變世界格局的人,他用霸道的態度大幅削弱了美國霸權,北京可不一定希望他明年敗選,還說不定是相反。只要川普在選舉年有求於中國,台灣利益肯定是重要的交易籌碼,一個不平庸的美國總統,做出不平庸的決策,不是剛好而已嗎?

蔡英文能否連任,實無關大局。從好的一面來看,台灣人民面對一個新的現狀,有助於認清現實,脫離自嗨自爽的幻想。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