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在世人面前藏起自己的魅力:《慣性思考大改造》選摘(2)

2019-10-15 05:00

? 人氣

歌德耗費大量心力研究色彩,於一八一〇年出版大部頭的研究報告《顏色論》(Zur Farbenlehre)。書中的「科學」部分今日早已被揚棄,尤其是對牛頓的攻擊,但歌德的分類方式引發熱烈的哲學討論,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因而寫下《顏色評論》(Remarks on Color),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也寫出《論視覺與顏色》(On Vision and Colors)一書。不論如何,歌德鉅細靡遺的色彩描述,就如同他的所有作品一樣,今日讀來依舊詩意盎然:「這些顏色如同吹在鋼板上的熱氣。每一個顏色似乎在下一個顏色來臨前起飛,不過事實上,每一個接續的色調都是不斷源自前一個色調。」歌德感受到的無限驚奇,是我們今日依舊可以學習的寶貴特質。此外,歌德一生對於色彩的執著,或許正是他的曠世巨作《浮士德》(Faust)中的名句起源。魔鬼的化身梅菲斯托費勒斯(Mephistopheles)告訴輕易受到引誘而墮落的學者:「我的年輕朋友,灰色只不過是一種理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慣性思考大改造》書封(時報出版)
《慣性思考大改造》書封(時報出版)

*作者畢.羅托(Beau Lotto),神經科學教授。先前任教於倫敦大學學院,今日身兼倫敦大學教授與紐約大學訪問學者。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慣性思考大改造:教大腦走不一樣的路,再也不跟別人撞點子》(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