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觀點》一個週末的上台與下台 談唐鳳與丁克華

2016-10-08 06:50

? 人氣

首次列席立法院會的科技政委唐鳳。(顏麟宇攝)

首次列席立法院會的科技政委唐鳳。(顏麟宇攝)

這個週末,台灣有兩個政務官一個上台一個下台,一個是十月一日正式上任的政務委員唐鳳,一個是十月一日提出辭呈的金管會主委丁克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認真的看過唐鳳臉書上所提供的那麼多訪談與會議逐字記錄。

這兩天,我隨機的閱讀了3份逐字記錄,一份是唐鳳在十月一日g0v所舉辦的Hackthon萌典松接受媒體採訪的逐字稿,一份是唐鳳在公共電視節目青春發言人中,與包括小學、國中、高中在內的觀眾透過VR平台對談的逐字記錄,還有一份是唐鳳與主管相同業務的前任政務委員蔡玉玲、以及vTaiwan平台工作人員的交接松會議逐字記錄。

分別看完這三份記錄之後,我跟朋友說:「不會是唐鳳的問題。而是台灣社會或媒體的問題。還是把唐鳳(以前的柯P也是)當成一個新奇的事物來看,然後看著看著,就開始不耐煩了,因為他們的反應都超出既有經便驗,於是就沒耐心了,就開始挑問題了,就開始找不是了,就開始說他不正面回答問題、故弄玄虛、裝神弄鬼了。」

如果你有時間去看這三份逐字記錄,你會更認識唐鳳這個人(如果你想要認識她的話),我必須說老實話,你現在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唐鳳,都不是真正的唐鳳,又或者,不應該用這樣的角度去認識唐鳳這個人可能會在台灣造成的影響。

在宣布由唐鳳出任政務委員之後,身邊的朋友大概有95%都極為興奮,但有5%卻極為悲觀,他們興奮與悲觀的命題在於:唐鳳對台灣政府的影響變革。

但我不想從這個角度去看唐鳳進入政府這件事,畢竟,唐鳳接任的這個政務委員的位子,在過去蔡玉玲或這是張善政時代,都沒有進到台灣政府政策的決策核心,即使張善政後來一路升到科技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院長,也跟這個政務委員的位子沒有關係,純粹就是時空背景問題。

我不認為「唐鳳對台灣政府的影響變革」,可以用成功或失敗來評量,因為,我不認為唐鳳接下的這個位子有明確的政策指示目標,唐鳳的出現,不是經過計算之後的結果,而更像是一種「風味」的添加,這一味叫做「數位經濟」,有一點開放政府的味道,有一點創新新創的味道,有一點未來科技味道。

這樣說唐鳳,並沒有任何貶義,我相信,她自己也很清楚,自己在進入政府體系之後,會被如何看待。

所以,一開始她就講的很清楚,她把自己放在的位置,是一個類似於Mentor的位子(這樣講有點不符合唐鳳逐字詳實的風格,這是我自己的解讀。)

唐鳳自己的原話是,「未來,進入行政院後,我對自己的期許是作為「公僕的公僕」。也就是運用數位技術及系統,輔助公務體系解決問題,並強化政府部門與公民科技、公共社群的對話與合作。我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某些社群「朝中有人」,也不會是為了在網路上「政令宣導」,而是成為一個「通道」,讓更多的智慧與力量有更好的結合。」

「公僕的公僕」,唐鳳要服務的是整個台灣政府官僚體系,服務的項目是公民科技、公共社群的對話與合作,簡單講,唐鳳是要去教育台灣政府官僚體系要如何活在數位化(Digitization)時代,這不只是科技,而是思維的轉變。

很多人認為唐鳳是要去做數位經濟、亞洲矽谷、物聯網等等,但我認為,這些事都與唐鳳有關,但卻不是唐鳳可以做的,也不是唐鳳應該做的,唐鳳進入政府不是、也不應該要去做更多的解決方案出來。

唐鳳接任的這個政務委員的位子,先前曾經考慮過很多人,其中包括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簡立峰是個好人,也是個有見地的人,但我並不認為簡立峰有意願,也不認為簡立峰適合,因為,當簡立峰出線,整個台灣政府決策與行政體系會對他有錯誤的期望,認為簡立峰是可以為台灣做出一套厲害解決方案的人。然後,我們就會對簡立峰失望了。

台灣政府向來尋找的,都是一個解決方案提供者,不論是什麼位子都是如此,但以台灣政府近來提出的幾個大計畫來看,其中有很多政策計畫的命題,都是錯的,在一個錯的命題上,不會做出對的解決方案。

但唐鳳接任的這個位子,其實更應該是一個架構設計者Architect,唐鳳比簡立峰適合這個位子的原因,也在於此。

你如果去看過唐鳳臉書上的會議逐字記錄,你就會發現,她不是一個會給標準答案的人,她面對問題的方式,不是解答,而是定義、分析、闡述,沒有想當然爾的邏輯。

這樣是對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看之於誰而言。

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現在很多人看唐鳳,包括政府體系內的官員、媒體、公民,都有一種新奇感,但這新奇感,不只來自於對唐鳳的陌生,更來自於對唐鳳身處領域的陌生,但會不會時間長了,這新奇感變成了惡感?

唐鳳進入政府之後的影響,不是由唐鳳決定的,而是由既有政府決策與行政體系是否真的決心要做出改變。因為,唐鳳會的東西,對很多人都很陌生,不只是政府決策者或行政官員,就連被認為領域比較接近的台灣ICT產業,也都是看似接近、其實截然不同的東西。

當人面對以為懂得、但實際卻完全不能理解的事物,會生出極大的反差,隨之而來的是極大的挫折感,而後,就是無法怪罪自己、只能怪罪對方的惡感。

我不希望看到唐鳳最後的下場會是如此。 唐鳳應該是一個開始,但不應該成為一個錯誤。

 20160929-立院財委會針對兆豐銀涉洗錢案採秘密會議.會前金管會主委丁克華被媒體擠詢.(陳明仁攝)
一個周末,唐鳳上台,而丁克華下台。(陳明仁攝)

另一個與唐鳳錯身而過下台的政務官丁克華則是另一個例子。

很多人說丁克華不適任金管會主委這個位子,因為從兆豐案、樂陞案、到台灣希望可以有所發展的Fintech,都視他做不好金管會主委的理由。

但丁克華當初被任命為金管會主委,在我看來,其實是看上他對於股票市場的熟稔老練,這個金管會主委最重要的任務,是資本市場的活化。而自新政府上任以來,台股這一波的表現其實是不錯的。
他不用智慧型手機,他缺乏對金融監理的掌握,都是一開始就應該被知道的事,但他還是被任命了

與唐鳳相比,丁克華是那種典型被期望要能提出解決方案的人,他的確也提出了不少想法,鼓勵中高齡者投入股市、「鼓勵」金融機構參與天使投資等等。

丁克華的任命是一個錯誤嗎?這個問題,我實在無法回答,因為,出錯的不是人,而是整個決策體系,人走了,就會變成對的嗎?好像也不會。

一個週末,兩位政務官,一個上台一個下台,一位帶著台灣政府許下的數位經濟願景而來,另一位則是因著讓台灣政府焦頭爛額的麻煩而去。

這個場景,像是台灣政府的政策轉折輪迴的隱喻,從願景到麻煩,這距離,會有多遠?

*作者群為科技評論人,原刊微信公眾號:TWicic懂灣灣  / FB:TWicic,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