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戰爭─英國電力事業私有化:《財團治國的年代》書摘(2)

2016-09-27 05:50

? 人氣

企業在英國興建新核子反應爐、卻因成本超支而中途終止行動的機率,低於另一種可能性:一旦動工,電廠必將不計成本堅持完成新核子反應爐的興建工程。這就是第二個問題。所費不貲又尾大不掉的核子反應爐並不合算。全球暖化是核電被列入考慮的唯一原因;若要籌建完成,唯有靠政府補助。而英國政府提供給EDF及其小合夥人(阿海琺和兩家中國國營企業)興建欣克利的補助,龐大得驚人:以每小時千瓩九十二點五英鎊的保障價格收購欣克利角生產的電力,未來三十五年依通貨膨脹率調漲。這大約是目前英國平均批發電價的兩倍。他們給EDF九年時間完成興建計畫,慷慨得難以想像(日本的ABWR只花四年就蓋好了)。財政部還給EDF及其合夥人擔保,協助他們舉債興建電廠。倫敦券商利本資本(Liberum Capital)的分析師彼得•阿瑟頓和孫沐路指出,欣克利光要步上軌道,就會是全世界最昂貴的發電廠;等到它開始發電,若要免除補助,天然氣的價格漲幅必須高達百分之一百三十左右。「英國政府在進行一場豪賭,認定未來化石燃料將極其昂貴,」阿瑟頓和孫寫道,「如果賭錯了,那麼當[電廠]開始服役,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張合約將顯得愚蠢至極。英國政府竟然認為無妨下這樣的賭注,我們著實震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文選自時報出版的《財團治國的年代:從自由市場到不自由的人民》一書;作者詹姆斯‧米克(James Meek)被媒體讚譽為在文學與非文學之間的游刃有餘,目前為《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特約編輯。他曾於1991至1999年擔任英國《衛報》駐莫斯科記者,2004年獲英國新聞獎(British Press Awards)年度駐外記者。撰述經常發表於《衛報》、《紐約時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等。網站:www.jamesmeek.net。

財團各國的年代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