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敵的香港「反送中」世代:街頭面對警察暴力,回家後面對父母責難

2019-09-02 16:00

? 人氣

2019年8月31日,香港反送中示威,參與者投擲汽油彈(AP)

2019年8月31日,香港反送中示威,參與者投擲汽油彈(AP)

每個週末,香港街頭一幕又一幕的衝突場境,令不少年輕人對社會失去一份安全感,但其實令他們情緒更受困擾的,可能是他們的家庭。部分學生跟父母政治見解南轅北轍,甚至引發兩代人的爭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學生Krystal來自「深藍家庭」。她說自己從小很少接觸政治,加上在雨傘運動的時候年紀尚小,她感覺政治離她很遙遠。但當她見到警察使用過分武力的時候,感覺事態嚴重,不能再成為「沈默的大多數」;但另一方面,面對家人保守的政治觀,令她跟最親近的家人幾乎成為陌路人。

Krystal說:「我父母都是深藍的,可以說是『藍到黑』。他們都會覺得,現在弄得這個地步,都是示威者搞出來的。所以就算有個少女被射爆眼睛,或者黑社會出來打人也好,他們都會覺得是我們咎由自取。所以已經不是和他們講事實,他們就會釐清真相,他們已經不會聽。」

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調查顯示,6月至7月期間,約10人中,便有1人疑似抑鬱,創10年高峰,形容社會已出現「精神健康疫症」。而提供情緒輔導服務的機構,接獲的求助電話,數目也大幅增加,來電者普遍感到憤怒、擔憂、傷心和失望。Krystal的父母自六月反送中運動以來,亦出現情緒問題。她指出,就算自己沒有出去遊行,父母依然會把她標榜為示威者,甚至禁止她外出。

Krystal說:「我最初有和他說,我不是去遊行,只是和朋友上街食飯,但他的情緒很不穩定。他有嚴重幻聽,因為電視新聞播的畫面很嘈吵,明明家裡沒有人出聲,他都會說很吵,可以說是他有情緒病。所以情況已經嚴重到,無論我說什麼,他都會覺得我會有危險,我是錯的。」

面對家人的不理解,有人會選擇和家人吵得面紅耳赤,亦有人會選擇離開家中、搬到朋友家中暫住。而Krystal選擇了讓步,盡量在家裡不討論政治。

Krystal說:「都算是一種自我噤聲,不會願意去講自己的意見。我們雙方的立場太不同,你說什麼,他都不會理解;他說什麼,我也不會理解。所以就放棄了,不會再說。」

反送中運動令年青人對香港失去希望

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對於年輕人的不滿,政府亦表示會積極建構平台,但Krystal說,經歷這次運動後,似乎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加上感覺到現時香港充斥白色恐怖的氣氛,希望移民到海外。

Krystal說:「現在很多人已經被秋後算賬。很多地方也安裝了監控鏡頭,也有人說換了身份證之後,會知道你所有的資料。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地方,我看不到在這個地方,我會說只能生存,以後你說什麼也好,也會被人監控著。所有事情都見不到希望,很想移民去一個能讓我喘氣的地方。」

新學年開學在即,不少人憂慮這種無力感,會伸延至校園。對此,多個社會福利團體提供免費情緒輔導,希望可以紓緩年輕人的心理創傷。而政府亦回應說,會積極建構平台,聆聽年輕人的聲音。可是,在因政見而產生摩擦的家庭,對話平台又由誰建構呢?眾人的精神傷痕,又何時能痊癒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