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華民國至上,才是團結台灣人民的正道!

2019-08-15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主張正名台灣國是愛台灣,主張未來統一也是愛台灣,都是為了這塊土地未來的下一代而謀畫。(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主張正名台灣國是愛台灣,主張未來統一也是愛台灣,都是為了這塊土地未來的下一代而謀畫。(資料照,顏麟宇攝)

無庸致疑,決大多數在中華民國台灣這片土地的人,都熱愛這個家園,願意捍衛我們的國家,但為什麼共同生活在此的我們,會彼此撕裂,整日爭論,互指對方出賣國家尊嚴,不顧國家整體利益,賣國的言語重責他人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感恩當年敗逃來台的老輩,誓死保衛這塊土地,流血流汗、拋棄親人家小,胼手胝足建設這個第二個故鄉;我痛心現在國民黨失去理想及面對時代的變遷,胸無大志論述無能;我曾經感念綠營先進為推進國家民主的犧牲奉獻,我也尊敬台灣獨立派旗幟鮮明為建國而努力,給予人民一個清楚選擇方向;但我痛恨及不齒民進黨如小英之流的陽謀作為,行另建台灣國之實,口卻稱維持現狀,模糊做法,再將對我們國家未來走向與中國發展聯結的各種輿論、敍述討論和人,批鬥為不愛台灣、賣台,簡化或斷章取義,挑動民粹,猶如慈禧太后暗助義和團愛國愚忠的行為,鼓動民眾愛台灣愛國家情緒。將親中友中、親美和中或維持等距等國家生存經濟發展的策略辯論,戴上賣台之名釘上恥辱柱;每逢選舉,就用簡單愛台灣與否檢驗是否忠誠,撕裂人民,其心可誅,可恨至極!!

廢話,我當然愛國家,我愛中華民國,但不是尚未更改國號的「台灣國」,請所有高喊台灣萬歲的人搞清楚,世界上臺灣國還沒成立,台灣只是地名,國號也還沒更換,青天白日滿地紅這面國旗所代表的,是歷史的一脈相承,蔣介石政權有功也有過,在那個貧窮積弱、民智未開、遍地文盲、軍閥割據的時代,用現代標準去檢驗批判當時的民主法冶或統冶方式,是件可笑至極的觀點,如同夏蟲語冰的不切實際。美國不是也經過蓄奴、南北戰爭、黑人婦女投票權爭取、無人道華人鐵路工血淚……等無數過程才演進成今日的民主典範,更不說西方宗教哲學、法治榮譽感等內在因素探討了。民主法冶是如此簡單一蹴可幾嗎?

「不是台灣至上,是中華民國至上!」這個中華民國不是民進黨借殼上市的工具,不是用來否定我們是中國人的事實,不要忽略中華文化,它才是主流,而非逆流以台灣邊陲史實硬要誇大,自外於世界華人文化保留最好的基礎;中國人是血源是歷史文化傳承,是宗教生活習俗,這是不爭的事實;別再否定日本侵華的事實,蔣政權抗日治國的艱困與毅力,他混蛋沒有遠見退出聯合國,可以譴責;但他保衛台灣,終生以統一中國為職志(就算是他保自己)的決心是事實,運氣也好韓戰救了台灣,但也絕非某些論調,說是因為美日聯防,沒有蔣老共也拿不下臺灣這種愚蠢說法。

蔣中正(取自網路)
前總統蔣中正。(資料照,取自網路)

我要說的是,片面解讀歷史,以今天的標準嘲諷或批判否定過去是不公平的(儘管血淚交織,如二二八事件,但民進黨吸這奶水壯大也太久太矯情了),都是操控輿論灌輸思想手段而已。更別忘記,我們的憲法目前還是一中憲法,「我們沒有獨立的問題」,因為我們一直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也許國際上侑於中共強權現實無法承認,但我們自己人民從未懷疑,事實上的統冶權與領土、自己的軍隊、貨幣稅收與對外關係,所以國際社會也實質認同,只是國際上比的是實力是拳頭,民主價值道義責任更多時候,只是合縱聯橫顧及大國利益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我們只有被「全世界認同及接受」的難題;台灣建國派認為更改國號才是成為正常國家的正道,這條路上雖然面臨中共政權侵略戰爭的危機、經濟無量下跌的風險、國際組織拒之門外的可能、兩岸全面封鎖的必然,但憑台灣的地緣戰略地位、民主價值的同盟關係,美日及其它民主國家必然不計得失力挺,我們只要上下一心必能撐過難關,必能成為一個新生而正常的台灣共和國。而且不斷鼓吹告訴我們,放心風險極小不必害怕。

我尊重這理想,也認為不失是以台灣未來「終極結果」其中一個美好選項,但只要頭腦稍為清醒的人、非夢想理念派的人、對歷史及世界局勢有清醒認知的人基本瞭解,為了利益,美日等國是會幫我們,但會為了我們打到漁死網破?國家經濟崩盤子弟兵血流成河的代價,是一堆網路嘴砲英雄能承受理解的?

多少網民或名嘴政客真正理解中共本質?有人說一旦戰局開始,中國經濟也會垮,政權也會出問題,大笑話,如果台灣國順利「正名成功」,那老共當權的領導班子才會被政敵推翻死後鞭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罪人;它們多希望找到出兵理由打一場統一台灣的戰爭,對內解決或轉移貧富差距、遍地貪腐、經濟下滑……種種問題,又可打擊政敵,整肅導正日益開放的社會、名正言順箝制言論,又有機會名留青史,對政權好處多得說不完;還有人蠢到說,台灣也是小辣椒,美日也不是吃素的,敢打那老共也必然付出慘痛代價……我不否認,但這「代價」是我們的思維模式;中共統冶者和冶下的人民,你瞭解他們曾經歷經的苦難,洗腦教育下對中國富強的執念?打殘打廢了剛好,重新來重分配,有人說年輕網路世代應該不會了吧!不要相信民進黨或西方媒體所渲染所言,好像大陸人民水深火熱隨時要揭竿而起,胡扯,撇開新疆或民主人士什麼的,給你算一億人要革命不爽老共,還有十三億人基本是認同中共政權和統冶方式的,當然,他們非常知道,只要不碰政冶不搞啥西方投票民主,其實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沒在那生活過的人就別用理所當然道理想對方。

2019年6月4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AP)
作者認為,中國人非常知道,只要不碰政冶不搞啥西方投票民主,其實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AP)

退一步說,兩岸從開始冷對抗(現在局勢就是第一步)直到戰爭發生,最後一定是以談判為終結,中華民國所有同胞們阿,牢記小國永遠是大國談判交易的棋子籌碼,看看歷史無一例外,國家之間只有利益,別相信名嘴政客說的民主價值同盟什麽的,中國是專制是新興霸權(美英德日……它們自己不也曾經或現在一直是)是獨裁是xxx(想駡什麼自己加),但它是聯合國五常之一,是有1000枚以上核彈,是全球軍事力量前三名,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之一」,不要把中華民國在台灣幾十年發展的家底,被你們民進黨玩完了,我們不妄自菲薄,但也別夜郎自大,像蔡英文之輩,一邊暗裡操控去中仇中,鼓吹民粹,一邊再指責中共禁止人民來台旅遊是破壞兩岸關係,這些言論做法,吃人豆腐還打人嘴巴,相比之下,本人雖不贊成台灣正名派主張,但相形之下光明磊落多了;又要批評指責別人又要別人疼你愛你,不知所謂。

有人一定問,那你到底主張什麼?

我認為,主張正名台灣國是愛台灣,主張未來統一也是愛台灣,都是為了這塊土地未來的下一代而謀畫;統一就是統合,怎麼合?一百年後?等中共按共產黨思想,當未來全民脫貧教育普及邁入小康,實施所謂民主制度(非西方式)再統一?中華邦聯(蘇聯模式)、一國兩制?可以阿,一個「中華民國兩種制度」,我們才是正宗正統承繼孫中山先生的中國政權,打輸你們而已……,可以大鳴大放各種方案討論阿,為什麼談判研討兩岸統一就是接受中共統冶方式?就是賣台?吶喊著香港現在就是台灣未來,一副亡國樣?莫名其妙,再說一遍,我們是獨立自由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你不喜歡,可以,去革命去修憲去立憲,讓人民能充份瞭解多種選項仔細評估風險,是未來台灣國正名好或是終極統合好,利弊得失後再來選擇;不要再用恐嚇切割分化的言論,支持一國兩制就是賣國賊,我,就是「支持一個中華民國兩種制度」,有什麼不對?憑什麼說我不愛台灣?

民進黨及綠色政論媒體可惡之處就在此,用口號和民粹綁架我們,封閉了台灣未來大方向思辯討論的空間。再說一次,主張台獨是愛台灣,主張統一也是愛台灣,別好像綠營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恐嚇主張友中和中的方向,就是會失去現有民主自由,「主張統一沒人說要放棄民主自由」,時間、模式條件當然可以討論;中共會同意和你談嗎?當然會,自古中國王朝要的是面子,萬眾來歸,你可以過自己的日子,尊我為亞洲老大就好,其它的事慢慢談慢慢研究;顏色革命裂解中共打壓國力的事,輪不到也不用我們衝先鋒,真的像綠營說的沒民主自由,大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你相信嗎?去問問大陸遊客他們怎麼看這專制政權,是不滿但理解,還是咬牙切齒痛罵?

20190619-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至民進黨中央向中執委致意並發表談話。(盧逸峰攝)
總統參蔡英文。(資料照,盧逸峰攝)

切記,若有一天所謂民主普世價值真偉大到讓中共倒臺,那它毀滅前的瘋狂,我們絕對承受不住;又或者有一天中國真的實施投票政黨民主政冶,力行法冶了,那統一又何妨?誰能告訴我50年後世界局勢又是如何?50年前老毛會相信它們後代政權會走向資本主義的路線嗎?(雖然是變種國家資本主義),要對付中共,請先去詳細瞭解對手吧!

美中等大國博奕未來結果和影響、世界變化長期趨勢、科技發展所引發的效應、中共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崛起,對自身政冶權利的爭取、計畫性國家意志力決策執政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太多未來狂風巨浪的變局,小國政冶要謹慎小心靈活多變,忍下一時委屈避免口舌之爭,避開大國交鋒,不輕易選邊表態,遊走其中爭取最大利益,至少10年,力拼經濟壯大實力,給人民台灣國正名和兩岸政冶統合兩種未來討論和研究的理性思辯空間與時間,人民別再為了統獨而撕裂,為了誰愛台灣而內耗,因為……我們都愛台灣這塊土地,沒改名前,也請愛與尊重中華民國這個國名和歷史,否則,即使萬一有一天正名成功,憑什麼要求我輩尊重新國名,又怎麼不揭杆再抗議?如此,怎能一國一心形成生命共同體?

我大方承認我是藍軍,但我認為柯文哲說得好:現階段統獨是假議題,統一老美不願意,獨立老共不同意,小國的確有可悲之處,但只要有謀略,善加利用局勢亦可有機會可取最大利益。別再為了選票見縫插針,逞口舌之能鼓吹民粹了,國家的未來,就看我們人民有多少智慧看清藍綠的本質了。

凜冬將至,變局在即,天佑中華民國!天佑台灣這片土地和人民!

*作者為零售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