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手稿、三國訴訟……歷經11年「審判」,卡夫卡親筆手稿回歸以色列

2019-08-08 16:00

? 人氣

作家卡夫卡的最後一批手稿回歸以色列國家圖書館。(AP)

作家卡夫卡的最後一批手稿回歸以色列國家圖書館。(AP)

歷經長達11年的「卡夫卡式」訴訟,二十世紀最偉大作家卡夫卡的最後一批手稿全部回歸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和摯友布洛德的作品一起保存,未來也將全數公開上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色列最高法院在2016年駁回了布洛德(Max Brod)繼承人的上訴,將卡夫卡(Franz Kafka)的手稿所有權判給以色列國家圖書館(The National Library)。圖書館8日公開卡夫卡最後一批散佚手稿,數十年以來,這批手稿被藏在瑞士銀行(UBS)蘇黎世總部金庫,2周前才抵達耶路撒冷,與其他手稿「團聚」。

館方指出,這批手稿包括《給父親的信》(Letters To His Father)打字稿、一本筆記本(被卡夫卡拿來練習希伯來文)、三張關於《鄉村婚禮準備》(Wedding Preparations in the Country)的小說手稿,還有數百張私人書信、塗鴉和日記等日常文件。這批手稿至少價值逾數百萬美元。

作家卡夫卡的最後一批手稿回歸以色列國家圖書館。(AP)
作家卡夫卡的最後一批手稿回歸以色列國家圖書館。(AP)

館方表示,未來將把手稿全數公開在網路上,讓全球讀者閱覽。

一份手稿、三個國家的訴訟

卡夫卡為猶太裔捷克作家,出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的布拉格,一生多以德語寫作。卡夫卡在1924年罹患肺結核,病重至無法進食,他交代摯友布洛德一定要燒毀他的作品手稿。然而,也是猶太裔捷克作家的布洛德並沒有遵照遺囑,他在1939年二戰前夕迫於親納粹政權的壓力,帶著手稿逃到以色列,並陸續出版其中小說,才讓世人得以認識卡夫卡。

布洛德1968年臨終前要求秘書霍芙(Esther Hoffe)把手稿轉贈給以色列國家圖書館,但霍芙也沒有遵循他的遺志,把手稿分別藏在以色列和瑞士的多處銀行保險箱。因此在以色列、得國和瑞士之間引發長達數十年的所有權爭端。

1906年,約23歲的卡夫卡(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06年,約23歲的卡夫卡(Wikipedia/Public Domain)

圖書館發言人黎翁耶魯沙米(Vered Lion-Yerushalmi)說,追尋手稿的事件本身,就像「卡夫卡式情節」(Kafkaesque)一樣荒誕而漫長。

被偷走、拍賣、被貓抓花的珍貴手稿

霍芙2007年過世後,以色列圖書館找上她的女兒們,希望她們遵照布洛德遺志轉贈手稿,但她們認為,布洛德已經將手稿贈與母親,她們有權依照自己的意志處置,雙方因此展開法律訴訟長達11年。

館方控訴稱,卡夫卡的作品落在霍芙家族手裡,並不會受到妥善尊重。霍芙曾在1988年把《審判》手稿交由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最後以近2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000萬元)賣給了一名據聞是代替西德政府競標的書商譚謝爾(Heribert Tenschert)。

卡夫卡《致父親的信》第一頁(Wikipedia/Public Domain)
卡夫卡《致父親的信》第一頁(Wikipedia/Public Domain)

2016年館方勝訴後,調查員也獲准進入霍芙女士位於特拉維夫的公寓,發現一部分手稿藏在廢棄冰箱內,還有一部分成了貓咪的玩具。以色列圖書館的人文策展員李特(Stefan Litt)告訴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貓咪對手稿造成不小的傷害。

「有些紙張被抓花了,有些被貓咪尿濕了,」李特說。

以色列最高法院在2015年的判決書中表示:「布洛德不想賣出最好的價格,他只希望這些手稿能被好好安置在合適的文學與文化機構裡。」

猶太作家的德語作品 誰有資格擁有?

另一方面,霍芙的女兒伊娃(Eva Hoffe)也抗辯,卡夫卡作品的文學成分遠大於猶太文化成分,而且以色列國內屢有恐怖主義攻擊,伊娃認為德國比以色列更適合保存作品,一度引發猶太主義的敏感爭論。

「卡夫卡在筆記和書信中都曾談到猶太復國主義,看到這些,我們相信耶路撒冷國家圖書館是手稿最合適的歸處,」館長布朗姆伯格(David Blumberg)說。

2013年,調查員還追查至德國小城馬爾巴赫(Marbach)的德國文學典藏庫(the German Literary Archives),要求他們交出《審判》手稿。經過6年纏訟,德國法院也在今年1月判決將文件歸還給以色列。瑞士法院則在今年5月判決瑞士銀行必須把最後一部份手稿交還以色列。李特表示,UBS十分配合歸還作業。

卡夫卡的親筆簽名(Wikipedia/Public Domain)
卡夫卡的親筆簽名(Wikipedia/Public Domain)

20世紀最偉大作家「卡夫卡式」成特殊詞彙

卡夫卡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變形荒誕的形象描繪充滿敵意的社會和迷宮一樣的官僚機構,並以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出個人被包圍後的孤獨絕望。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變形記》(Die Verwandlung)、《審判》(Der Prozeß)、《城堡》(Das Schloß)等,多數都以人類的異化與隔閡、親子衝突和無情的心靈為主題。

卡夫卡生前出版作品並不多,並沒有受到大眾熱烈關注。他的手稿大部分都被他自己要求燒毀,最知名的《城堡》等小說到死前都沒有寫完。儘管如此,他的作品仍掀起了長久的「卡夫卡熱潮」,被視為表現主義與荒誕主義先驅,深深影響如卡謬(Albert Camus)、沙特(Jean-Paul Sartre)、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等名家的文學發展。「卡夫卡式」(Kafkaesque)甚至成為一個特殊詞彙,形容漫長而無止盡的荒誕噩夢。

卡夫卡之墓(gl:User:Kikooo1984@Wikipedia/CC BY-SA 3.0)
卡夫卡之墓(gl:User:Kikooo1984@Wikipedia/CC BY-SA 3.0)

透過書信一窺作家思想

如今卡夫卡手稿已經全部到齊,未來也將和布洛德留下的4萬份個人書信保存在一起。李特指出,手稿的大部分作品已經由布洛德出版,文壇可能無法獲得新的驚喜,但卡夫卡與其他人來往的書信、日記等文件仍然十分珍貴。

李特指出,透過信件可以更了解他們的思想與時代背景,也能清晰看見作家如何發展故事概念並寫就作品。李特也強調,當全世界都不在乎窮途潦倒的卡夫卡,只有布洛德堅持不肯埋沒這份文學瑰寶。

「如果沒有布洛德,世界永遠不會認識卡夫卡這號人物,」李特感性地說。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