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日本制裁南韓電子業如華為翻版,再掀全球脫鉤化擔憂

2019-07-20 14:00

? 人氣

其實有關日韓二戰勞工的賠償問題,在一九六五年簽訂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解決。南韓人在日本法院的起訴都被裁定不能再次索賠。於是南韓人轉而在南韓內起訴,現在還使出了扣押資產的招數,更企圖在第三地扣押資產。日本政府要求根據《日韓請求權協定》第三條「雙方若就圍繞協定產生爭議,應透過外交渠道解決」,提出對話磋商要求卻被南韓拒絕;相反的,南韓政府拋出了「 完善一九六五年《日韓請求權協定》」議題,相當於要把當年的協定推倒重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南韓在今年五月還對日韓爭議領土竹島(南韓稱獨島)進行海洋調查,引起日本強烈抗議。

南韓一連串背約事件令日本政府感到忍無可忍,只得出動反制措施。在G20峰會上,安倍晉三拒絕了與文在寅單獨會面的要求,已經預示了日本將要「動真格」。

南韓最高法院29日判決,對二戰期間被強徵的韓國勞工向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提出的兩起索賠案,三菱重工承擔賠償責任。(美聯社)
南韓最高法院29日判決,對二戰期間被強徵的韓國勞工向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提出的兩起索賠案,三菱重工承擔賠償責任。(美聯社)

南韓電子業高度依賴日本原料

據說,日本政府此前探討過多達百餘種反制措施,包括徵收關稅等。最後實施的限定出口三種材料分別為:氟聚酰亞胺,這是製造高端電視機和手機OLED螢幕的關鍵材料;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這兩種是製造半導體中必須使用的化學物。日本在這三種材料的產能都高居世界首位,占產量七至九成不等。南韓製造業支柱三星、LG、SK等電子廠商幾乎百分百依賴日本進口。

現在日本的措施是溫和的,因為限定出口只是增加了出口手續,不是完全禁運。但如果日本升級制裁措施,那麼這些南韓電子企業一旦庫存用盡就無法生產。由於南韓電子企業在全球製造業鏈中的重要地位,日本的制裁將會進一步影響全球電子產業的生態。

美國制裁其他國家不是新聞,但最近美國對中國公司華為的制裁卻震撼了產業界。在過去三十年,製造業全球化成就了各生產國互相依賴的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沒有一個公司、乃至一個國家能不依賴外國企業而通吃整條生產鏈。即便如華為這樣的世界級大公司,也得到中國傾全國之力支持,一旦美國以一國之力全面封殺,也注定無法支持下去。

日本對南韓的制裁也是如此。最近十幾年,南韓電子產業強勁,反而日本電子公司特別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電子公司陷入弱勢。這掩蓋了日本公司紛紛向更高的上游流動事實。這和美國公司掌握軟體開發、標準制定、智慧產權,而把集成組裝等較為低端生態位留空給中國公司的情形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美國產業互相掛鉤依存

值得指出的是,生態位有高端、低端之分,高端的生態位雖然科技含量更高,聽上去更加「高大上」,但低端生態位不但同樣必要,而且能維持低成本的競爭力也非輕而易舉,否則美國製造業也不必紛紛搬到或外包給中國。整個產業生態鏈,事實上是誰也不能缺少誰,它們之間乃至各國之間形成一種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關係,這就是「製造業掛鉤化」。因此,中美經濟關係並非以往簡化的「中國製造,美國購買」這種生產—市場的掛鉤,更深入到生產領域。美國產品如蘋果(Apple)電子產品不是美國生產的,「中國製造」也很可能只是最後的組裝商。

中國依賴美國的高科技輸出和授權,而美國不但依賴中國最終產品,也依賴稀土等中國原材料。日本對南韓的制裁固然對南韓公司打擊甚大,但南韓占全球記憶體生產(做為一種中間產品)的五三%,要反制日本公司也不是難事。

美國封殺華為掀起了全球脫鉤化的擔憂。雖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G20峰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說會給華為部分解禁,但至今依然只聞樓梯響。其實光是脫鉤化的想像本身,已足以令人意識到,一個新的「舊時代」,即在全球化之前的年代,不可避免地即將重臨。

脫鉤化成潮流,WTO被架空

美國在中國的禁售稀土恐嚇下,醞釀重建稀土產業。雖然中日韓等還相對強調全球化,呼籲尊重世貿規則,卻口惠不實。華為醞釀推出自己的作業系統,南韓在日本制裁的威脅下,也紛紛揚言發展南韓的材料產業。這些都和全球化背道而馳。制裁之風一起,脫鉤化已逐漸成為潮流,做為全球化標誌的WTO,也難以避免被架空甚至被拋棄的命運。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