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海軍真需要推動大規模的造艦計畫嗎?

2016-07-09 06:00

? 人氣

如何建構下一代海軍?

台灣海軍該如何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國防戰略下進行戰力維持?基本上會受到國家戰略與國防資源的影響,客觀來說推動大規模的建造計畫已不完全適任,原因在於台灣海峽如此狹窄的海域來說容不下這麼多艘大型戰艦執行任務,真正要防守的目標也只限於台灣海峽周遭海域,實在無必要建造數量龐大的艦隊進行守衛。對於海軍來說,維持既有的艦隊規模即可,除了可讓老邁的濟陽級軍艦除役外,若要進行老舊艦隻的更新也應該讓主力艦兵力數量維持在30艘以下,那海軍該如何防守台灣呢?本文認為增加岸基反艦飛彈的規模與部署地點是一個可參考的選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平時可編配在部隊當中,一旦戰爭爆發所有的飛彈發射單位與相關的後勤支援單位可透過各個公路網(省道、縣道、或是鄉間道路)進行疏散並遂行反制任務,若以本島來說,海軍可以利用現有的雄風1型、2型、3型甚至是性能優異的雄2E飛彈,在全台灣分為北、中、南、東部各配備200-400枚的岸上反艦飛彈大隊來進行部署,利用陸地上的地貌優勢在全島各個周圍進行嚴密的岸上反艦飛彈部署,除了為增加地面部隊的反登陸作戰增加了反應時間外,也可避免敵方摧毀與鎖定,也為空軍爭取第二擊之時間。

另外在外島的金門、馬祖與澎湖可以分別部署20-50枚不等的反艦飛彈數量,利用部署反艦飛彈的方式進行固守策略,也可替外島官兵的守軍增加更多的反應時間;相關的反艦飛彈單位除可以利用其偽裝網或是其他車輛進行偽裝與部署來降低被偵測的機率,透過本島與外島反艦飛彈的部署,不但讓國軍爭取到更多的反擊時間,也降低海軍未來的建軍成本,多出來的研發與建造經費還可移至其他軍種來進行建軍備戰。

「沱江艦」是首艘國人自製雙船體設計的匿蹤飛彈巡邏艦。(顏麟宇攝)
「沱江艦」是首艘國人自製雙船體設計的匿蹤飛彈巡邏艦。(顏麟宇攝)

軍事乃政治的延續,每一種軍事判斷都得以某種政治判斷為基礎,國防政策不應被特殊利益團體牽著鼻子走,應秉持著務實原則、合理化價格來推動相關的國防工業政策,期待新政府可以用更多的視角來看待台灣的國防政策。另外要說明的是反艦飛彈均無須人員涉險飛入敵火,也不需要昂貴的空地勤人員之成本,更是臺灣自主技術比較可能達成者,成本效益更甚於戰機。國軍在建軍備戰上實在是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船艦建造,因為建造再多的軍艦終究敵不過中共海軍現有與未來的規模,台灣必須在國防資源有限的事實上做出許多務實的安排,才有能力真正建立一支「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部隊。就目前的當權者而言,如何安撫、照顧、體諒各相關部門與團體,尋求各方至少可以勉強接受的共識,也是成功推動政策所不可忽略的關鍵。

*作者為軍事戰略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