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也賣綠茶的秘密!全球管理從「進入世界市場」到「向世界學習」!

2019-06-11 09:00

? 人氣

全球管理中,要同時記住三大機制:全球化、在地化和國際化。

全球管理中,要同時記住三大機制:全球化、在地化和國際化。

單純全球化時代告終

全球管理中,要同時記住三大機制:全球化、在地化和國際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球化的重點是追求效率。要達成規模經濟或合理性,全球化才能推展得順利。

但全球化如果只確保效率性、規模經濟或合理性,事業就會變得很無趣吧。在日本國內也一樣,如果只製造誰都能賣的商品,到頭來就跟賣不掉一樣。

例如全球的車廠直到十年前為止,都覺得不管在美國、日本、歐洲或亞洲都生產一樣的車款才會有效率,也就是所謂的全球汽車。但現在已經沒有車廠這麼認為。亞洲必須做亞洲風格的車款,這就叫在地化,越是重要的新興市場,這種傾向就越強烈。

豐田汽車在二○一一年十月表示要在中國設置研發據點。中國的十三億人口今後會逐漸購買汽車代步。如果跟美國或日本一樣,以汽油車或柴油車為中心銷售,就會引發很嚴重的公害問題。所以在中國應該要以電動車或天然氣汽車這類環保科技為中心,否則車廠會自取滅亡。

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長度來思考中國或印度的市場,電動車是相當有希望的,在那之前必須持續研發綠能技術。而新興市場國家的馬路並不是鋪得很平坦,所以必須製造耐用、價格低廉且性能又好的汽車。這對新興市場來說才是高品質。這一切都是商業行為,所以不能隨便砸錢開發。從這點看來越是推動全球化,在地化就會越來越重要。

同時今後中國和印度、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又如何呢?要掌握這點,應該要從知識轉移的角度來看,而不是看外交上的意義。要在全球化的脈絡下掌握人才的調度,然後觀察人才如何在當地發酵。

跨國化和超國家化

這樣的機制過去通常稱為國際化,但近年全球管理的研究人員提出了「跨國化」和「超國家化」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連結全球化和在地化的機制。

跨國化正如下圖所示。先有總公司,然後有許多子公司。全球佈局的企業必須發揮各國的獨特性並提高全球效率,這種作業要求非常矛盾。想要百分之百實現在地化,若是採取人在日本總公司卻想控制全世界,或是派日本人到世界各國,光靠這兩種做法是無法達成的。總公司和子公司各有不同的色彩,但會共享一樣的價值觀和資訊,每天相互作用。如果有必要自然要調派人力前往,同時還要把在各地發現的知識、價值或商業模式轉移到其他地方。

跨國組織的示意圖
跨國組織的示意圖

跨國化是類似硬體網絡架構的概念,而超國家化則是軟體升級的概念,除了總公司和子公司之外,更進一步讓人才和知識在各子公司之間流動。

讓「人才和知識流動」是什麼意思呢?我舉個例子說明。馬可波羅之所以會環遊世界,是因為他想去日本。他聽說日本是黃金之國而前往極東之地,結果還沒抵達日本,就在中國結束了旅程。於是,他把亞洲文明帶回了義大利,後來則使得以羅馬為中心的義大利或歐洲文明進到了亞洲。

我們進軍世界並非只是「為了賺錢」。到世界各地會看見好玩的點子、有趣的風俗和美味的食物,因為能得到這些東西所以才有趣。換句話說,貿易這件事是從好奇心開始的。

這種非常單純的念頭在二十世紀中葉逐漸消失了。因為單純全球化加遽,大家開始直接投資,使用當地便宜的勞動力,將集中生產的消費性商品有效率地供應全球。結果,環遊世界尋找有趣事物的想法就這樣消失了。

這樣的道路走到極限,造成金融工程失控的可說是次貸風暴吧。大家都拼命在提升股東價值,好像奉行神諭一般地全力投入。

透過金錢遊戲不停地增加資產,那麼錢該用在哪裡就會變得很重要吧。所以從二十一世紀開始,我們開始思考根本性的問題:進軍世界是為了什麼?到南非會找到有趣的資源,到亞洲會發現有趣的想法。就像古人訪問各地一樣,交換世界上的各種想法應該會很有趣吧──現在逐漸回歸到這樣的想法了。

如果不太想向世界學習、擷取知識,很可能會搞不懂自己為何邁向世界舞台,而陷入只追求效率性、規模經濟或合理性的慣性之中。但達成這些之後又會剩下什麼?可能絲毫不剩。也可能會因為規模擴展太大,結果一時大意被自己的體重給壓垮。這種單純全球化的機制已經告終了。

二十世紀是單純全球化的時代。特別是一九九○年代,柯林頓擔任美國總統的八年間新經濟成為顯學,但那可說是單純全球化的其中一種現象吧。

當時發生的其中一個事件是IT革命。IT為何在一九九○年代會突然變成潮流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冷戰結束了。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IT革命在那之後不停加快腳步,理由是美國將過去軍用的網際網路開放給民間使用,因為他們想讓網路商業化,才會向商界開放。爾後IT立刻成為沒有既有競爭對手的藍海,先進場先贏。當時敏捷管理(Agility Management)的概念會受到矚目,就是因為符合那個時代的脈絡。

不過IT充斥在全世界之後,如果不讓它具有實體,只是毫無意義地一直推動的話就會自掘墳墓。從這個層面來看,一個事業擁有的優點和缺點會依時代而異。如果不在全球脈絡下思考這類力學問題,很可能就會犯下錯誤。

超國家競爭環境和市場創造的理論
超國家競爭環境和市場創造的理論

超國家策略

所謂超國家策略大概可以這樣思考:世界上散布了各種知識或資源,如果企業有一套全球網絡,就能從經商的角度發掘各種靈感,例如,日本的某個風俗習慣能否做某種利用,中國的某個想法是否能利用等,諸如此類的發現會像磁鐵一樣受到企業的全球組織吸收再生出創新。

一般認為,多數的創新是源自既有商品、服務或知識的搭配組合,所以最簡單的創新就是利用世界上已經存在但還沒有人知道的事物,有創意地整合有價值的既有物,會比關在研究室裡無中生有來得更有效率。

企業如果有全球網絡,應該能發掘各種靈感。但如果只是把靈感單純地轉成商品並販售,那就和單純全球化沒兩樣,這種經營方式所產生的商品可能沒有人要買。所以要將全球網絡所產生的靈感搭配自家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用符合各國需求的方式來販售。也就是吸收資訊或知識並咀嚼後再吐出來。人類不能只吸空氣,還必須吐氣才能維生。輸入和輸出必須同時進行,企業也一樣。

向世界各地學習當地的事物,然後將其中的靈感轉變成產品,進一步用符合各國需求的形式反饋給當地。這說起來很簡單,要執行卻很困難。但在二十一世紀的複雜系全球化下,抱持著這種心態去面對全球市場卻非常重要。

過去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發動了革命,伊斯蘭的金融體系也在全球擴散開來,許多歐美和日本企業看到都冷笑說:「原來伊斯蘭的金融體系沒有利息概念」或「沒有利息的金融毫無意義」。但現在歐美或日本的銀行可說近乎零利率。少了利息,金融體制一樣能運作,商務照樣能發展,與其說這是金融的全新功用,不如說是最根本的功能吧。

世界上有許多靈感素材,將這些素材配合各個時代、自身公司或所處的產業做出創造性的組合,就是超國家策略的其中一種意義。

單純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是規模經濟、效率性、標準化和合理化。所以工廠最好盡量集中在少數據點,因為在每個國家都蓋工廠太浪費了。但就拿汽車來說,亞洲需要的汽車和美國人喜歡的汽車是不一樣的。

何謂超國家
何謂超國家

其實消費者是非常任性的。商品化到某個地步,消費者就會覺得無趣而想要不同的東西。所以會出現其他生意模式,重新搭配已商品化的產品希望能賣更好的價錢。超國家策略就是用世界規模推動這樣的構想。

最早光是能用iPhone 就會很開心,但等到iPhone 變得理所當然,就會有更進一步的欲望,世界各國的人會希望商品能符合自己的生活形態。

以為全世界只有一種生活形態,不過是一種幻想。國家不同,需求或生活形態也會不一樣。因為那些國家的市場不是為了多國企業而存在,而是為了當地而存在的。多國企業會想用單純全球化的力學,以低廉的成本大量販售自家產品,但無法被接受的東西就是無法被接受,所以才需要用各種方式進行在地化。

可口可樂剛開始打不進日本市場,所以除了碳酸飲料之外,也開始販售咖啡或茶飲。多虧此事,他們才掌握了在亞洲市場販售茶飲的技術經驗。除了日本,在中國或東南亞也一樣,茶類比可樂或芬達這類碳酸飲料更熱銷。因為會大量消費碳酸飲料的只有美國等部分國家。

換句話說,全球化的意義是在世界各地尋找與學習不同於我們的事物,使其變成創造下一項商品的智慧,這會連結到新的創新。除了工學性創新之外,還有另一種創新稱為社會學性創新。

作者/太田正孝

譯者/鄭舜瓏、林信帆

本文摘自《早稻田MBA經營策略筆記:30則企業成功實例X36個分析架構,看懂知名企業為何成功》

《早稻田MBA經營策略筆記》
《早稻田MBA經營策略筆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