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曾經迫害黑人嗎?混血少女的愛情磨難和鮮為人知的黑人故事

2019-05-27 11:00

? 人氣

這是1936年位於德勒斯登(Dresden)的種族與健康州立大學遺傳學講座中使用的的一張照片,原標題是:德國女人和法國萊茵蘭駐軍黑人士兵生下的混血兒(BBC)

這是1936年位於德勒斯登(Dresden)的種族與健康州立大學遺傳學講座中使用的的一張照片,原標題是:德國女人和法國萊茵蘭駐軍黑人士兵生下的混血兒(BBC)

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國女導演阿瑪阿桑特(Amma Asante)看到一張老照片。照片攝於納粹統治時期的德國,女生合影,其中一個是黑人。白人少女清一色直盯鏡頭,黑人少女視線卻投向左側。她在想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照片勾起了阿桑特的好奇心,這位少女是誰?她的生活又是怎樣?阿桑特開始思索,試圖搞清真相。阿桑特的研究結果是她製作和執導的電影《觸碰的雙手》(Where Hands Touch)。

影片由雅蔓德拉史坦柏(Amandla Stenberg)和喬治麥凱(George MacKay)領銜主演,講述的是一位黑白混血少女和希特勒青年團成員之間充滿坎坷的愛情故事:

1944年,15歲的蕾娜遇上魯茲,兩人墜入愛河。蕾娜是混血,母親是德國白人,父親是非裔黑人;魯茲的父親則是黨衛隊高級軍官。蕾娜懷孕,被送入納粹勞改營,但她必須保密,因為她原本應該做過絶育......

影片情節雖屬虛構,但卻是基於歷史檔案資料。

有人難以相信,有人不屑一提

阿曼德拉·斯坦伯格在《觸碰的雙手》中扮演混血少女蕾娜
Spirit Entertainment 雅蔓德拉史坦柏在《觸碰的雙手》中扮演混血少女蕾娜

1933年到1945年納粹統治時期,在德國的非洲後裔數以千計。他們的經歷沒有定式,但是,非洲後裔曾被禁止和白人通婚;在教育、就業等方面受歧視;有些被迫接受絶育手術;還有一些被送進了集中營。

他們的故事鮮為人知。阿桑特用了12年的時間,才把自己對那個時代的詮釋送上銀幕。

阿桑特在接受BBC訪問時講起了她在調查和研究過程中目睹的公眾反應,「說起那些人在那個年代的磨難,經常會有人表示難以相信,提出疑問,有些人甚至不屑一提。」

德國的非洲後裔社區起源於德國的殖民史。來自今天喀麥隆、多哥、坦桑尼亞、盧旺達、布隆迪、納米比亞等國家的水手、僕人、學生、藝人來到德國生活。

德國歷史上在非洲的殖民地
BBC 德國歷史上在非洲的殖民地:自右至左順時針分別為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蘭

歷史學家艾特肯(Robbie Aitken)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這些「流動人口」更加穩定,戰爭中為德軍作戰的一些非洲士兵也在德國定居。但是,還有另外一個群體,他們的存在給納粹對種族融合的恐懼添了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國德國簽署的條約中規定,法國軍隊將駐紮在德國西部的萊茵蘭(Rhineland)地區。法國調遣至少20000名來自北非、西非殖民地的士兵進駐德國,其中一些和德國女性發生關係,生下孩子。

醜化黑人

1936年《法蘭克福人民報》剪報。標題說:600個雜種作證,黑人針對萊茵蘭人犯罪的結果
1936年《法蘭克福人民報》標題說:600個雜種作證,黑人針對萊茵蘭人犯罪的結果

1920年代德國流行的貶義詞「萊茵蘭雜種」,指的正是600─800名混血兒。這個詞凸顯了部分人對種族不純的恐懼。報章上流傳著虛構的故事、種族歧視的漫畫,指非洲士兵濫性,加重了人們的擔憂。

反猶太主義佔據納粹意識形態核心的顯著地位,但是,在1925年出版的《我的奮鬥》一書中,納粹領袖希特勒在介紹他的政治信仰時曾將黑人和猶太人聯繫在一起。

書中寫道,現在和從前」都是猶太人把黑鬼帶進萊茵蘭「,他們這樣做有「秘密的構想和明確的目標:通過必要的雜交毀滅他們仇恨的白人種族。」

掌權之後,納粹對猶太人的仇視、對種族純潔的追求最終導致在二戰期間設立集中營,屠殺600萬猶太人。此外,納粹還殺害了大批的羅姆人、斯拉夫人以及殘疾人。

阿特肯的研究側重於德國黑人的歷史和現在。他說,黑人也是目標,只不過對他們的迫害不是系統性的。

強制絶育

海因裏希·希姆萊
Getty Images 1942年,希姆萊曾試圖普查德國境內的所有黑人

1935年通過的《紐倫堡法》禁止猶太人和德國人通婚,此後該條款有所修改,黑人和羅姆人都被歸入猶太人同類。

儘管如此,對種族通婚、「種族污染」的恐懼仍然沒有消失。1937年,萊茵蘭的混血兒被強迫實施絶育手術。至少385人被絶育,豪克(Hans Hauck)就是其中之一。

豪克的父親是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士兵,母親是德國白人。在1997年紀錄片《希特勒被遺忘的受害者》中,豪克回憶說,他被秘密帶去接受輸精管結紮,拿到一紙絶育證書,獲准繼續工作。他還需要簽字畫押,保證絶對不和「德國血統」的人結婚、發生性關係。

「悲哀,壓抑,我感覺自己只是半個人 

《觸碰的雙手》劇照
Spirit Entertainment 《觸碰的雙手》劇照

紀錄片中的另外一個受害者是霍爾茲豪斯(Thomas Holzhause)。他說,「有時候我安慰自己,不能生孩子也好。至少,他們不用忍受我忍受的那種屈辱。」

很少人在有生之年公開講述自己的遭遇,研究這個話題的歷史學家為數不多,艾肯特是其中之一。他在接受BBC採訪時說,關於被強制絶育的人當中一大部分人後來的經歷,沒有太多的專門研究去尋找真相。

他還說,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納粹故意銷毀了許多有關集中營、強制絶育的檔案文件,所以,重塑一個群體或者某個人的故事難度很大。

阿桑特說,(德國黑人)當中許多患上認同危機。父母一方是德國人,他們把自己看作德國人,但同時又被孤立、不被完全接受。「那些孩子彷彿同一時刻身居兩處,既是自己人、也是外人。」

阿桑特曾經執導的其它作品包括《佳人貝爾》(Belle)和《聯合王國》(A United Kingdom)。

避免接觸白人女性

照片右側的人據信名叫沃斯特(Jean Voste),他生於剛果,是德國南部達豪集中營中唯一的黑人囚犯
照片右側的人據信名叫沃斯特(Jean Voste),他生於剛果,是德國南部達豪集中營中唯一的黑人囚犯

雖然經歷各異,但是,在納粹統治時期,所有的德國黑人都曾受到迫害。

德國的殖民歷史、特別是在德屬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針對赫雷羅人(Heriro)納瑪人(Nama)曾經發動的種族滅絶性屠殺已經在非裔社區留下負面印象。

希特勒上台後,他們被騷擾打壓、被當眾羞辱,不能從事某種工作、不能接受某類教育,基本上成了無國籍的人。他們曾經抗爭。比如吉爾吉斯(Hilarius Gilges),他是混血,共產主義者,曾經號召反納粹。1933年,吉爾吉斯被綁架、謀殺。

1939年戰爭爆發之後,黑人的境遇更加危險。異族通婚的人可能被強制絶育、投入監牢甚至性命不保。

邁克爾(Wonja Michael)1925年生於柏林,父親是喀麥隆人,母親是德國人。邁克爾2017年在接受德國媒體德意志之聲採訪時回憶說,小時候,他曾參加民族展,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人類動物園」。

「穿著大裙子,敲鼓,唱歌,跳舞,想表現的是台上的人是外來的、是另類,向觀眾展示自己的故鄉。」

納粹上台後,邁克爾知道他必須低調,盡量不引人注意,特別是成人之後。他說,「長著這樣一張臉,我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我努力了。

我避免和白人女性有任何接觸。那樣做後果肯定很糟糕,我會被絶育,或許還會被控種族污染罪。」

普查黑人

《觸碰的雙手》劇照
Spirit Entertainment 《觸碰的雙手》劇照

1942年,黨衛軍頭目、納粹集中營「建築師」之一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曾下令對德國境內所有黑人展開普查。這或許是大規模殺戮計劃的開端,不過後來沒有實施。但是,有證據顯示,至少20多名德國黑人被投入德國的集中營。

在《希特勒被遺忘的受害者》一片中,父母曾經經營一家非洲娛樂表演隊的莫頓(Elizabeth Morton)說,「有人會失蹤,誰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阿桑特希望,通過《觸碰的雙手》能夠加深人們對那個時期、那些故事的了解。阿桑特說,在歐洲歷史中,非洲人社區的起源、作用經常被忽略。她說,影片將證實,難以否認,黑人受過納粹的迫害。

「 我認為,很多人不知情,現在也有很多人不願提黑人當年的遭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