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作家愛特伍反烏托邦名著 《使女的故事》開拍影集

2016-05-02 10:10

? 人氣

延伸閱讀:《反網路監控 500大作家發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科技、文學與社會的實驗追尋

雖然筆下的科技常是統治者宰制人民的工具,愛特伍自己卻活用網路科技,喜愛在網上與書迷互動。她在個人推特(Twitter)上相當活躍,常常發布環境保育或言論自由等議題文章,還曾舉辦極短篇小說競賽,請讀者在發文字數限制為140字的推特上,即時發表極短篇小說。

2014年蘇格蘭藝術家派特森(Katie Paterson)發起「未來圖書館」計劃(Future’s Library),也邀請到愛特伍,將一本尚未出版的小說《草寫月亮》(Scribbler Moon)手稿封存,直到 2114 年才對外發表。

「未來圖書館計劃」認為,百年後的書本可能變成難以想像的樣貌,所以希望保存現在的紙本書給後代。為了預防百年後人類已經不用紙張,該計劃甚至種下一千棵雲杉樹幼苗,確保將來能有足夠原料印製這些書籍。

愛特伍批判社會向來尖銳犀利,她認為作品被推崇證明自己老去,被人罵離經叛道,反而更令她欣喜。愛特伍說,百年後她所寫的情節可能都已成真,語言在百年裡也會有改變,因此更能考驗文學亙古通今的力量。

反烏托邦風潮 《使女的故事》更適合現代

《使女的故事》曾獲英語文學界地位崇高的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也曾於1990年時改編為電影、歌劇和舞台劇等,這次則將以網路影集的全新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

近年好萊塢刮起「反烏托邦」旋風,從2008年《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之後就不斷推出,如《分歧者》(Divergent)、《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The Giver)以及《移動迷宮》(Maze Runner)等,而《使女的故事》跳脫「青少年主角反抗極權體制」的獨特視角,預期也將引起關注。

延伸閱讀:《生於網路時代卻特別孤寂 在經濟壓力中大膽創新 你有多了解「K世代」青少年?

愛特伍表示,比起當初寫就的年代,今日更適合閱讀《使女的故事》,她肯定能引起觀眾極大興趣,愛特伍也透露影集超乎她的期待:「我已經讀了前兩集腳本,非常精彩,等不及要看到整部影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