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淞山觀點:316立委補選的「外溢效應」,竟是賴清德的突襲

2019-03-19 06:40

? 人氣

立委補選救援成功,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隨即領表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甘岱民攝)

立委補選救援成功,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隨即領表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甘岱民攝)

被炒作成總統大選前哨戰的316立委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在驚濤駭浪中保住了台南、新北二席立委席次,這兩區的投票率都達到四成以上,遠遠超過國民黨贏得的彰化立委席次的36.59%以及無黨籍陳玉珍在金門獲勝的21.21%,為什麼會有這樣投票率的差距?是媒體太過聚焦這兩區選情所產生的藍綠對決動員結果或者是其他潛藏的因素所造成?還很難遽下定論。然而,這場被韓國瑜市長稱作是「贏的不能算贏,輸的不能算輸」的立委補選結果,對民進黨而言只是「一息尚存」的政治止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是以,「韓流旋風」繼續發酵但稍做停歇,「柯文哲效應」繼續下滑但攪動變局的政治能量依然如影隨形,而蔡英文總統的「三角督」連任布局政治操作又往前進了一大步,殊料,此時竟然令人相當意外地殺出賴清德登記參加總統初選的突襲,會不會因此造成民進黨內部的大亂或因此選出最強的候選人?會不會牽動著柯文哲或韓國瑜的參選與否可能變化,的確就是詭譎多變可以形容了。

國民黨該大贏而未贏,最大的原因就是贏得去年九合一地方大選後的「你爭我奪」總統人選內鬥不止,全黨上下只仰賴著「韓流」餘威的過度操作就想政黨輪替安享晚年,這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民意潮流來看,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扶不起阿斗」!所謂的「經濟民生牌」的政治效用,擺明的就是完全傾中的「賣主權救經濟」交易遊戲,又有誰願意把台灣交給這樣的政黨來執政呢?

20190315-高雄市長韓國瑜15日出席國民黨立委候選人鄭士維選前之夜。(簡必丞攝)
國民黨舉黨只靠韓國瑜一人。(簡必丞攝)

民進黨的危機憂患意識救了這一次的補選立委結果,從各方民調結果顯示,原本在2月下旬郭國文都還落後謝龍介近7到8%差距的情形,卻在最後一周的努力衝刺,終於挽回頹勢而逆轉勝,保住了這個政治版圖幾乎是最綠的立委席次,其中,最大的輔選功臣就是賴清德的連續19天陪郭國文掃街拜票相挺到底,以及陳水扁前總統投票前夕操作棄保的臨門一腳!

這樣的補選結果反應出一個政治道理,雖然民心已經思變,綠營基本盤嚴重流失,「三中一青」的綠營鐵票部隊不再,但是「教訓民進黨」並不等於就是放心讓國民黨重新執政,「教訓蔡英文」也未必就是等同於台灣民眾想要看到「拿主權換經濟」的全面傾中結果,不信任或不滿意蔡英文及民進黨的執政,並不意味著台灣多數民眾就會接受或支持所謂國民黨的「九二共識」或者是中共當局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因此,吹捧「韓流」過頭的中天電視台,造成韓國瑜過度曝光的政治消耗,甚至讓「韓流」與「中國因素」匯流成風,是相當容易引發一般民眾的反感及「恐中」民意的反撲,再加上過度渲染操作的「造神運動」,也只會讓原本相當接地氣的韓國瑜愈來愈自以為是,飄飄然的誤認為自己就是「救世主」,容易犯大錯而不自知,最後「韓流神話」也就來的快,去的也快!

民進黨目前已開始進行總統提名初選登記,原本可能只有蔡英文1人角逐的局面,因為賴清德突然參加登記而變的複雜化,已經表態競選連任的蔡英文最後會不會有新的變化?尤其是根據外界各種民調結果不論是對比式或互比式都是賴清德勝過蔡英文的情況下,誰會被勸退或參加初選到底都很難說?會不會最後造成民進黨內部分裂或因此產生最強的候選人來團結士氣對抗大敵,應該值得觀察進一步的發展。

20190315-三重區立委補選候選人余天選前之夜晚會,總統蔡英文上台致詞。(陳品佑攝)
蔡英文總統大概不會想到,「教訓蔡英文」的第一槍,竟來自黨內。(陳品佑攝)

政治局勢處於劣勢的民進黨,天下大亂就是蔡英文或賴清德的機會,韓國瑜或柯文哲會不會參選總統?這個局只要越慢確定,蔡英文或賴清德的勝選機會就會越高,而且只要是「三足鼎立」的局,且其他兩個對手都與「中國因素」脫不了關係,民進黨的「抗中」選戰主軸與策略就會更加有效,316的立委補選結果其實真正反應的就是這樣的政治現象。這其實不是韓流稍退或者是柯P支持度繼續下滑所造成,而是更隱約可以觀察到的是其背後潛藏的「中國因素」問題,「教訓民進黨」就只是「教訓」而已,是爸爸媽媽教訓自己的孩子要變的更好,要改進反省孩子的缺點,但並不是想把孩子趕出去,要孩子去認別人做爸爸!

所以,國民黨應該反思,民進黨真的最害怕韓國瑜出線選總統嗎?還是最在乎朱立倫或王金平代表國民黨的參選?柯文哲也該想想,蔡英文或賴清德真的擔心柯文哲參選來攪局嗎?柯文哲的組黨或不組黨來參選總統,到底是對誰有利?尤其是藍綠都會歸隊的總統大選,想要靠不組黨來操作棄保效應,可能嗎?2000年宋楚瑜的三角督棄保結果真的容易複製嗎?當然,更加該好好思考的是中共當局,過多程度的介入台灣的總統大選,無論是選擇黨派、人選還是選戰過程的因應操作,真的對兩岸關係發展的融合大局會有益嗎?

總之,這場無關總統大選的316立委補選接果,不是總統大選前哨戰,也沒有真正的贏家!可是,其所隱含的政治意涵或許有各種仁智互見的政治解讀,但其所正牽動影響的可能政治效應,包括賴清德勇於承擔的表態參加民進黨的總統初選,或者牽動著韓國瑜與柯文哲會不會參選總統或變成只有一人出馬角逐的情況?而中國因素會不會是其背後最關鍵的變局關鍵?還有,柯文哲的訪美、韓國瑜的訪中登陸及訪美結果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新情勢變化?這正直接反應了美、中更新一波的政治角力,詭譎多變的台灣政局與總統大選新變數將進入更難預料到的新局面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