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坑死散戶的「三無生技公司」大泡沫!

2016-04-21 12:55

? 人氣

新政府該處理「三無生技公司」帶來的生技大泡沫。圖為蔡英文、陳建仁出席生技產業國際策略峰會。(資料照片,林俊耀攝)

新政府該處理「三無生技公司」帶來的生技大泡沫。圖為蔡英文、陳建仁出席生技產業國際策略峰會。(資料照片,林俊耀攝)

浩鼎案持續延燒,不僅中研院長翁啟惠「嚴重燒燙傷」,接著又扯出內部人與大股東違法偷賣股。現在,應該回頭檢視這個比印鈔票還快的生技大泡沫,該如何收場,更要想想該如何規範管理那些「三無生技公司」(無產品、無營收、無獲利)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內企業掛牌上市,不論是要上市或上櫃,都必須經過審核通過,審核的標準之一就是公司營業與財務狀況,基本上都要求必須在近幾個會計年度有獲利,至於公司是否有營收,那就更不在話下了─除了生技產生,台灣股市那曾看過營收是零的企業通過審核、成功掛牌?

但這些規定,碰到政府要「全力扶植生技產業」,全破功了!

生技發展條例不僅讓生技產業有各種獎勵與租稅優惠,發行新股、公職人員任職公司也可排除公司法、公務員服務法的限制,連掛牌都給予特別寬鬆的標準與認定。外界看到的結果就是許多生技公司,莫說是否有獲利,有些連營收都沒,就可掛牌上市、公開募資,市值動輒飆上數百億,甚至如浩鼎市值一度飛上千億元。

但一旦原本炒作的題材失靈,股價立刻反轉直下,基亞曾靠著一顆夢幻中的肝癌藥,在3年內股價大漲16倍,但2年前新藥解盲失利,可以連跌19個跌停,從高點近500元一路下殺,現在股價只有60多元。其它生技股如久裕、台微體、瑞基、中天…..等,幾乎所有的生技股都是靠題材拉高股價,夢幻破滅後,股價就「腰斬、腰斬、再腰斬」。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掛牌上市、公開募資」。生技企業確實可能成為高獲利企業,但那也同時代表的是高風險;而生技的高度專業與未知的風險,更讓公司派的專業經理人、大股東,與其它散戶投資人之間,存在著高度的資訊不對稱。特別是相較國外大藥廠,手上動輒是十多種新藥在研發、測試,台灣許多新創生技企業,幾乎都是只抱著一個新藥在「測試中」,其風險之高與過份集中,非常明顯。

更糟糕的是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的表現顯示,人性中基本的貪婪、為己謀利等實難避免,政府則是在制度上「支持」。因此,我們不僅看到公司派、大股東努力的印股票換鈔票,動輒溢價數十倍─如浩鼎增資時,大股東15元認購,轉眼到市場價格立即跳十多倍;許多家原本資本額數千萬到1億的生技公司,掛牌時資本額已暴跳到十多億,加上炒作帶來的市場溢價,一家數百億元的生技公司馬上誕生。

這些生技公司在為投資人描繪出充滿希望的前景之餘,投資人最後卻發現,從公司內部的專業經理人到大股東,動作一致的在偷偷賣股。浩鼎員工固然是把手上股票趁高點趕快變現,去年第4季浩鼎解盲閉鎖期前,浩鼎內部11位董事及高階主管密集出脫持股,其中,總經理黃秀美出脫85張,且為規避申報轉讓,每天只賣10張─她手上持有126張,等於賣了近7成的持股。

浩鼎看似非常有良心,解盲前1個月禁止員工賣股;但最後大家才發現,高階主管與董事們,在此之前早就開始賣了。可憐的投資人還沈浸在解盲成功、一本萬利的美夢中而搶進,還有投資人夢想說浩鼎股價會漲到10萬元哩!

財經界著名的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形容生技企業的這種作法說「印鈔票也沒那麼快」;行政院長張善政在交接中,特別提醒未來新政府「扶植生技,也要嚴防泡沫風險」。其實,這話說晚了,因為泡沫已經產生。

未來新政府已經確定把發展生技產業列入5大新創產業中,幾乎可預期新政府會再幫生技產業添柴火加熱。要扶植、發展生技產業當然並無不可,但請別把其發展建立在一般民眾、散戶的血淚上。對那些「三無生技公司」─即尚無「產品」、也無營收更無獲利的生技公司,不該再讓其掛牌。至於已掛牌的「三無生技公司」,雖然不可能要其下市,但對大股東、董監事及公司員工的股票,也該有更嚴格的集保規定。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嚴苛的規定,將不利生技產業發展。當然會有影響,但新創生技公司這種遊戲,原本就只該讓較有專業能力、且更能承受風險的創投、基金、法人才能玩。待確定新藥通過審核,有營收、獲利後才能IPO(公開掛牌),向一般人募資。一般投資人固然因此無法享受到最高的獲利,但也同時不必背負過高的風險。新政府該想想張善政那句「嚴防泡沫風險」,別為了發展產業,讓散戶成為「砧板上的魚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